第813章 盐商对大明的危害(1 / 2)
贾孝廉对待这个问题很认真,他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坐在椅子上开始冥思苦想。
十多分钟后,贾孝廉才回答问题。
“在我看来,会所其实就是个交换信息的场所。以往大家都是跟自已相熟的人做生意,就是因为跟不熟的人做生意没有保障。
如果有会所的话,挑选合作伙伴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圈子扩大。
会所其实就给他们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凡是能进入会所的,必然是要审查过的,骗子肯定不能进。
如果会所成员经商期间存在欺诈行为,会所完全可以把他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然后把他踢出去。
这样一来,他的利益必然受损,以后没人会再跟他做生意了。
有了这层保障,商人们肯定愿意在会所谈生意。
另外会所也是一个学习的 场所。
就拿我来说,我现在的主业就是贩盐,如果我想要涉足其他行业,光是学习,就需要 很长的时间。
有了会所的存在,我想要涉足哪个行业,就可以找哪个行业的人合作。
这样我不就可以轻易的踏足这个行业嘛。
商人之间也是有圈子的,有时候愁的就是进不去圈子。
还是那我举例子,我在老家还有些别的生意。就是做茶叶,文房四宝。
我现在的心思都在贩盐上,我希望老家的生意可以找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使我的 货物有一个稳定的出货渠道。
目前我认识的人里面,业务其实都是重合的。
我有茶山,他们也有。
我做文房四宝,他们也做。
下游的 合作伙伴没有人能一下子把我的货物都吃下。
这就导致我们年都要抽出一些时间去处理这些货物。
赚钱确实是赚钱,但是没有贩盐赚得多啊。
如果有会所的话,我完全可以借助会所跟专门做外贸的商人联系上,将我的 货物全都卖给他。
不是说只要是大明的商品,在欧洲卖得都很好嘛。
其实 我之前去过杭州。
但还是那个问题,人家有自已相熟的合作伙伴,对我不放心!”
大明商人的利益其实是没有太多保障的。
社会地位太低了。
也就盐商的社会地位高点儿,那也得到大明中后期了。
商人在交易的过程中 如果被坑了,当地官府多半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都是一群奸商,狗咬狗一嘴毛,管他们干啥。
为了避免被坑,商人开始以地域抱团。
老乡帮老乡嘛。
当然了,到后世就成了老乡坑老乡了。
贾孝廉说的很好,非常的好。
朱吾适搞扬州会所,就是这个初衷。
大明的商人 做生意就是喜欢逮着熟人薅。
咱俩是熟人,啥生意都一起做。
跟他不熟,那就不要 打交道。
这样是不行的。
太容易抱团了。
人一旦抱团,就会惹出事端。
而且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别说是古代了,放到现代也是如此。
马小云的什么湖畔大学为啥开不下去了?
官本位的国家,上位者不可能被资本裹挟的。
封建王朝,皇帝就是天。
又被官裹挟,还要被商裹挟,那这个皇帝还当个屁啊!
那不就成了英国皇室了嘛,就是个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