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仅仅是一份预告而已(1 / 2)
第1212章 仅仅是一份预告而已
当最新一期的《探索总刊》將在五天后发布的消息的流传出来的时候,无论是数学界还是物理学界,亦或者材料学领域,乃至工业界都將目光投递了过来。
无他。
每一次《探索总刊》的发布,都將刊登至少一篇足够改变学术界甚至是全世界的理论。
比如探索总刊的第一期刊物,就刊登了影响整个物理学界的《强电统一理论》,而后续更是刊登了《ct惰性中微子粒子第一枚暗物质粒子!》『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数学大统一理论》等等重量级的论文。
儘管截止到现在,《探索总刊》发布的次数还没有超过两位数,但上面刊登的每一篇论文都可以称之为人类文明的史诗,深深影响著现代社会与文明科技的发展。
由那位徐川教授所创建的《探索》期刊,在经歷几年的发展时间后,如今已经是世界顶尖的学术期刊了,足够与《自然》《科学》这种在原创研究、跨学科突破、影响因子等方面均处於全球第一梯队的学术期刊相提並论。
而如果是拋开《探索》的子刊,只看《探索总刊》的话。
那么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期刊能够与之並肩!
哪怕是《自然》《科学》《柳叶刀》这种全球顶尖科学出版標杆期刊,哪怕是影响因子高达232分的《临床医师癌症杂誌ca-a cer journal for clis》。
这些任何一个学者在上面看刊登一篇论文都会被视作终身荣耀的期刊,放到《探索总刊》面前就像是院士与小学生的差別,根本就不值一提。
因此,《探索总刊》也是学术界所有学者最想『投稿』的期刊。
若是能在上面刊登一篇论文,即便是此前只是一个无名小卒,那么在此之后將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顶尖的学者。
《探索总刊》有这种魔力,让所有的学者都为之著迷。
不过让所有学者都感到遗憾的是,儘管《探索总刊》接受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大部分学科的投稿,但它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几乎所有的投稿,全都被《探索》期刊的编辑唰掉了。
要知道,拋开那些不知死活想要趁热度的学者,敢於向《探索总刊》投稿的学者每一个都是鼎鼎有名的顶尖学者。
就比如义大利物理学家,21年的物理学奖得主乔治奥帕里西教授,曾向《探索》投稿了一篇自旋玻璃和相关统计力学模型方面的论文,並希望能够刊登到总刊上。
这篇论文对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的发展至关重要,將解析的方法和数值的方法完美的结合起来,可以说影响了后来如chatgpt、gei、deepseek等一系列ai模型的发展。
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无论投稿给哪一家期刊,都会被抢著要的论文,在经过审核后被《探索总刊》刷下去了,最终刊登在了《探索计算机学》上。
一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亲自向《探索总刊》投稿,而且论文同样是重量级的,並非什么水文。
就这情况,仍然被《探索总刊》所拒绝了,由此可见,在《探索总刊》上刊登论文到底有多难了。
当然,《探索总刊》也对得起这份投稿难度。
它上面刊登过的每一篇论文,毫不夸张的说都足以改变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而就是这样的一份最顶尖的期刊,对外公开预告了下一期刊物的发布时间。
当消息传开的时候,几乎所有有关注过《探索》期刊,以及徐川动向的学者、高校和物理研究机构,都將目光投递了过来。
《探索总刊》要发布下一期的刊物了,最关键的是,从《探索》的官网来看,这即將发布的最新一期的论文还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徐川教授的。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所有有条件的学者和科研人员都在第一时间打开了《探索》期刊官网的连结,想要看看那位徐教授又研究了什么。
当相关的连结预告点开时,预告的標题中,《虚空场论》四个大字映入了所有人的眼帘中。
面对这份理论,最先爆发出惊讶、诧异、喜悦的,是物理学界的学者。
毫无疑问,这是整个物理学界都在期待的论文。
而当预告的正文映入眾人的眼帘时,每一个看到人全都愣在屏幕前面。
【『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当下最有可能实现的超光速航行技术!】
仅仅是一句话,就让所有登陆《探索》官网打探消息的学者全都像是失心疯了一样,疯狂了起来。
那掛在官网最底下的客服电话,直接就被眾多的学者打爆了。
几乎每一个看到了这份预告的人都想知道这篇即將发布的论文中到底研究了什么东西。
当下最有可能实现的超光速航行技术!
如果是其他的学者公开的论文,那么物理学界也顶多是好奇一下,想看看对方研究了什么。
然而现在公开这份消息的,可是那位誉满全世界的徐川徐教授!
光是这个名字,就足够让所有人都关注了。更別提这次的论文中还提到了当下最有可能实现的超光速航行技术!
消息,很快就从物理学界扩散开来,延伸到其他学术界,紧隨其后,不仅仅是学术界,各国政府和相关的科研机构、顶尖的企业公司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