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 第477章 科场舞弊

第477章 科场舞弊(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洪武位面

朱元璋蹲在军营伙房,看着士兵用树枝翻动烤焦的面饼,眉头紧锁:\"徐达,咱当年吃树皮都没这么费劲,就没个省柴又管饱的法子?\"刘伯温拾起半块黑面饼,翻开《农政全书》:\"陛下,书中记载'甑蒸五谷'之法,若改良炊具,或能事半功倍。\"

徐达用佩刀敲了敲铁锅:\"末将觉得可把行军锅改成双层,下层煮菜,上层蒸饭,一物两用。\"常遇春挠着头笑道:\"要不做个能背着走的灶台?咱们打完仗,架起来就能开饭!\"朱元璋思索片刻:\"就按这法子试制,先给先锋营用上,好用了推广全军。\"

永乐位面

朱棣翻阅着郑和带回的西洋食谱,指着蒸汽布丁的插图对工部大臣说:\"这'会冒仙气的点心'有趣,为何我大明做不出来?\"郑和展开航海日志:\"陛下,臣在西洋见人用密封铜锅蒸煮,或许可改良我朝蒸笼。\"

解缙推了推歪斜的眼镜,挥毫疾书:\"臣请作《炊具赋》!'铜甑吐雾惊寰宇,铁釜烹鲜耀九州'!\"姚广孝却提醒:\"器物革新当以节俭为本,可用沉船铜料铸锅。\"朱棣颔首:\"命工部研制'永乐蒸鼎',宫中宴席率先试用。\"

宣德位面

朱瞻基盯着凉透的蛐蛐食,撇着嘴对杨士奇说:\"每次赏玩,食物总凉得快,能不能做个保温的家伙?\"杨士奇翻阅典籍:\"《饮膳正要》记载'温食养脾',或许可仿造暖香箱制作'食盒暖炉'。\"

于谦进言:\"臣在地方见百姓用陶罐煨汤,彻夜不凉,值得借鉴。\"杨溥补充:\"若推广新式炊具,可减少柴火消耗,利国利民。\"朱瞻基拍手笑道:\"好!举办'天下炊具大赛',冠军赏百只极品蛐蛐,再让他给朕的御膳房定制神器!\"

嘉靖位面

朱厚熜手持道士进贡的\"九转金丹锅\",问严嵩:\"此锅炼丹可增药效?\"严嵩立刻谄媚:\"陛下圣德!龙虎山天师说,用此锅蒸煮药材,可凝天地灵气。\"

戚继光从蓟州送来急报:\"末将改良行军灶,以砖石垒砌曲道,省柴三成!\"胡宗宪呈上\"海鲜蒸锅\":\"东南渔民以此蒸煮鱼虾,鲜味尽锁。\"郑以伟抱着《礼记》痛哭:\"老祖宗哪见过这般奇巧炊具!此乃乱了饮食礼制!\"朱厚熜却下令:\"道观炼丹皆用新锅,朕要亲测药效。\"

隆庆位面

朱载坖咬着冷硬的干粮,把张居正拽到跟前:\"张先生,百姓吃饭如此不便,如何强国富民?\"张居正展开算盘:\"陛下,推行'炊具惠民法'!新式炉灶减税,老旧炊具回收再造;再设'烹饪专利',鼓励创新。\"

高拱提议:\"开放民间工坊,让匠人自由交易技术。\"王崇古笑道:\"俺答汗使团求购无烟灶,边贸又能添新项!\"朱载坖大笑:\"准了!朕要让大明的炊烟,都飘出富足的味道!\"

……

【春闱放榜日,京城贡院外人声鼎沸。寒门学子陈墨攥着皱巴巴的榜单,指节发白——自己通篇锦绣文章竟名落孙山,而富商之子王富的狗屁不通之作却高中二甲。他突然扯破衣衫,在贡院门前高呼:“科举不公,天道何在!”】

【此事迅速传入皇宫。朱由检将茶盏砸得粉碎:“三年一次的大比,关乎天下人才!着令刑部、都察院彻查,若有舞弊,满门抄斩!”】

【刑部大堂内,主考官刘大人浑身颤抖,官服已被冷汗浸透。】

【刑部尚书一拍惊堂木:“如实招来!谁给你天大的胆子篡改考卷?”】

【刘大人瘫倒在地:“是...是王员外送了黄金千两,说他家公子若能中举,保我官运亨通...”】

【都察院御史冷笑道:“哼!听说你还发明了‘墨卷替换术’?详细道来!”】

【原来,刘大人伙同誊录官,将寒门学子的墨卷(原始考卷)替换成富家子弟的。更离谱的是,他们用特殊药水消去原卷姓名,再伪造笔迹。】

【“好个偷天换日!”刑部尚书怒不可遏,“但如此精密,就不怕露馅?”】

【刘大人惨笑:“以往都是小修小补,这次...这次是猪油蒙了心...”】

【案件告破,数十人问斩,但余波未平。】

【朝堂上,内阁首辅捻着胡须:“陛下,科举乃国之根本,当如何杜绝此类乱象?”】

【礼部侍郎进言:“依臣之见,应恢复‘糊名法’,遮住考生姓名。”】

【吏部尚书却摇头反对:“糊名可防认笔迹,但考官若记住考生文风,仍有机可乘。”】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时,新科探花林文远越众而出:“陛下,学生有一拙见。”】

【朱由检挑眉:“但说无妨。”】

【林文远展开图纸:“可制‘锁院誊录机’,将墨卷通过转轮传送,由多人同时誊抄,再用特制印章加密。如此一来,原卷与誊录卷分离,且无法追踪笔迹。”】

【西洋传教士汤若望补充道:“再辅以欧洲的‘随机分卷法’,考官拿到的卷子皆为随机分配,杜绝人情往来。”】

【经过三个月的试制,锁院誊录机在顺天府乡试试运行。】

【考生们排着队将墨卷放入机器,看着卷子消失在层层转轮中,啧啧称奇。】

【“这玩意儿真能防作弊?”有考生小声嘀咕。】

【监考官冷笑:“若有闪失,我等项上人头担保!”】

【然而,新制度刚推行就遭遇阻力。】

【“陛下!这机器耗费银钱无数,且需大量工匠维护,得不偿失!”保守派大臣联名上奏。】

【更有坊间谣言:“机器阅卷,岂不是让铜铁之器评判文章?有违圣人之道!”】

【朱由检召集群臣,将舞弊案卷宗狠狠摔在地上:“比起国库损耗,朕更在意万千学子的前程!若再有人阻挠,便是与天下读书人作对!”】

【风波渐平后,科举制度持续革新。】

【“大人,今年殿试启用‘透明阅卷房’,百姓可在墙外观看阅卷过程。”小太监禀报道。】

【朱由检满意地点头:“好!再设‘举报铜箱’,但凡发现舞弊,不论身份,查实后重赏!”】

【三年后的殿试,朱由检亲自监考。看着学子们在新式考棚奋笔疾书,看着锁院誊录机有条不紊地运转,他长舒一口气:“但愿这朗朗乾坤,不再有蒙尘之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