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破败的岳王庙(1 / 2)
“这首《石灰吟》写得好啊!”
“完全就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坐落于幽雅江南宅园的一处私厨别苑中,黄教授在饭桌上还一再为这首诗赞赏不已。
“是啊,于谦之所以受到高度评价,不仅因为他力挽狂澜,拯救了国家,更在于他主动成仁的精神。”
“他的高尚品德和伟大功绩使他成为华夏历史上备受尊敬的民族英雄之一。”
“苏隐作的这首诗正好表达出了于谦对清廉的坚守,还有那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李常河也是一顿滔滔不绝地开口,无比认同黄教授的话。
他此刻的心情很好,临安市的旅游业能有如今这般火爆,可以说完全是由于苏隐以及那位神秘的隐者的诗词带火的。
许多游客皆是为那一首首描绘江南的诗词而来。
如那“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一出,钱王陵立刻成了热门的打卡景点。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出,无数网友相约下江南,只为感受一场梅雨,嗅一嗅那满城柳絮飘摇般的丝丝闲愁。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出,江南在人们心中又成了可使人豁达处世的隐居之地。
还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无一不在勾勒着人们心中对江南的所有幻想。
而现在,随着这首《石灰吟》的出现,人们下江南又多了个必来的理由。
那就是去西湖边上好好祭拜一下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于谦。
想着想着,李常河拿起了酒杯,“苏隐,我代表临安文旅敬你一杯!”
苏隐淡笑道:“好,同饮。”
两人一饮而尽。
“苏隐你不知道,这三天,临安的客流量相比往年翻了多少番。”李常河又喝了一杯,激动地道。
“还有,我真心感谢你,为于谦墓写了这首《石灰吟》,相信在清明到来之际,前来拜祭的游人一定会络绎不绝。”
“这也算是了却了我任职以来的一桩心事了。”
李常河越说越激动,连着几杯酒下肚。
苏隐倒了一杯酒,回敬说道:
“李局长客气了,于谦作为我华夏历史的民族英雄,能为其作诗自是我辈荣幸。”
说完他一口干了,而后继续道。
“对于我华夏伟大的民族英雄,身为华夏儿郎理应怀着最崇高的敬意,昨天得知你说要做一期苏小小墓景点的赋诗直播时,我就有把岳飞、于谦等名人的墓一起做个直播专场的想法。”
“哈哈你有此想法实在是再好不过了!”李常河神色赞赏很是欣慰。
说到岳飞,苏隐想到了什么,便看向魏山河疑惑道:“对了老魏,你上午说岳飞墓不宜在直播中过多讲解是因为金陵秦家?”
“还有秦家……难道是秦桧之后?”
魏山河点头,“没错,算是那南宋秦桧之后。”
“往早十年,来西湖拜祭岳飞墓的人可不少,唉,哪像如今这般,比之于谦墓还要冷清。”李常河也叹了一口气。
“因为秦家?”苏隐问道。
“是。”李常河点头。
“这秦家忒不是东西,尽歪曲史实。”黄教授似是对秦家印象很不好。
很快,在席上几人的叙述下,苏隐总算知道了岳飞墓如今现状的来龙去脉。
秦家算得上是金陵的一流世家,在文坛颇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