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主动坦白(1 / 2)
方玉明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办公桌上那个不起眼的牛皮纸袋,仿佛它是一个会突然爆炸的炸弹。他的指尖不由自主地在文件封口处反复摩挲着,似乎想要透过那层薄薄的纸张,感受到里面装着的东西。
那个纸袋里装着的,是他任职市规划局副局长七年来,所有与“鸿远贸易公司”的资金往来记录。每一张转账凭证上,都清晰地标注着“顾问费”“项目分成”等字样,这些字眼如同恶魔的咒语,不断在他脑海中回响。
那些转账凭证,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无情地刻在他逐渐斑白的鬓角上,每一刀都带来一阵刺痛。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额头上也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墙上的挂钟不紧不慢地走着,指针指向了凌晨两点。这个时间,整个城市都已经陷入了沉睡,只有方玉明还在独自面对着这个让他恐惧的纸袋。
方玉明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三个月前的那个深夜。在温泉山庄的包厢里,周明面带微笑地将一个黑色密码箱塞到了他的手中。当他打开箱子时,整整齐齐码着的成捆现金映入眼帘,那油墨味混着雪茄香,如同一股浓烈的毒药,熏得他太阳穴直发疼。
“老方啊,”周明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跟着我们干,你后半辈子都不用愁啦!”
然而,此刻这些现金的画面却和青河水库溃坝后,那些遇难孩子被打捞上岸的场景重叠在了一起。孩子们那苍白的面容、湿漉漉的头发,还有那绝望的眼神,如同幽灵一般在他眼前闪现。
方玉明猛地站起身来,由于动作过于突然,他身后的椅子被撞翻在地,发出“砰”的一声巨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回荡着,仿佛是对他内心恐惧的一种嘲笑。他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曾经的记忆片段,如同电影一般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他想起自己初入职场时,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日记本上郑重地写下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坚信自己能够为社会做出一番贡献。
他又想起了妻子,每晚临睡前,她总是温柔地对他说:“咱们家不缺吃穿,你别犯糊涂。”这句话虽然简单,却蕴含着妻子对他的关心和担忧。她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地生活,不要卷入任何麻烦之中。
上周,他去医院探望生病的父亲。老人紧紧地攥着他的手,用微弱的声音对他说:“别给老方家丢脸。”这句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他的心上。父亲一生正直善良,他绝不能让父亲失望。
然而,现在的他却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那个牛皮纸袋,就像一个沉甸甸的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将它塞进了帆布包,然后拉上拉链。拉链拉合的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他内心挣扎的回响。
方玉明关掉台灯,站起身来,借着走廊的声控灯,缓缓地朝着电梯走去。他的影子在墙面上晃来晃去,显得有些畏畏缩缩,就像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逃兵。
但他心里清楚,此时此刻的“逃亡”并不是真正的逃避,而是为了奔向那一丝光明。尽管这光明可能需要他用余生的自由去换取,但他别无选择。
当他推开特案组的门时,值班警员小陈正在啃包子。小陈看见他突然出现,差点被豆浆呛到,手忙脚乱地放下包子和豆浆,站起身来。这个传说中 “周明的左膀右臂”,此刻穿着普通的灰色夹克,帆布包带子磨得发白,眼神里满是疲惫却又带着决绝。
“我……我是来投案的。”方玉明的声音略微颤抖着,仿佛他手中捧着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帆布包,而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他的双手紧紧地将帆布包抱在胸前,似乎生怕它会突然掉落。
审讯室里的灯光异常刺眼,方玉明的眼睛一直盯着桌上的录音笔,那支录音笔就像一个沉默的证人,静静地等待着他的供述。突然,方玉明笑了,这笑容里既包含着解脱,又透露出一丝自嘲。
他缓缓地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牛皮纸袋,纸袋被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整齐地排列着一叠转账凭证。这些凭证按照时间顺序摆放,每一张都清晰地标注着具体的项目、金额和经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