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去燕京(1 / 2)
“梆梆梆...”
蔚蓝的海面泛起阵阵波纹,刺耳的敲竹板声依旧响个不停。
听到身旁汉子说的数量,秦远不禁两眼发亮,上下打量一眼身旁汉子,好奇问道:
“这位同志叫什么名字?还有你那龙涎香,大致是什么颜色?”
精瘦汉子凑近些,憨厚说道:
“我叫赖发财,家里那块龙涎香颜色比小鱼的那块白,白扑扑的。”
赖发财,名儿起的不错,白色龙涎香,品质颇高啊...秦远眼里闪过惊喜之色,笑道:
“东西不错,发财同志想怎么交易?”
赖发财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
“这...这事我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想跟您悄摸交易,村子北面有片荒滩,晚上不会有人,我把东西运那,您过去一趟?”
“行。”秦远点点头,不假思索同意。
赖发财顿时满脸喜悦,又很有干劲地跑过去帮忙拖网...
此时,敲竹板声已然停歇。
回过神,秦远把目光投向偌大的海面。
入目所见,满满当当地铺满数不清的大黄鱼,大的小的都有。
光半米多长,足有七、八十斤的大家伙,他就瞧见5条,搁后世一条不得大几十万。
嗯...这会儿是白菜价,瞧这产量,实在太高。
社员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赖老头一脸乐呵,擦根火柴,兴致勃勃地点根烟,叼嘴上,凑到秦远身边,兴奋说道:
“妈祖保佑,大丰收啦,这一网鱼,7000斤打底,黄花鱼鳔是好东西,补身体的。
我做主把那几条大家伙杀了,回头等秦领导走时,它们的鱼鳔,您带上。”
“呃...这不好吧?”秦远不好意思道。
赖老头吸口烟,毫不在意说:
“您就安心拿着吧,也不是什么值钱东西,这趟全县组织出海大捕鱼,捕到的大黄鱼,估计海了去啦。
县里收不过来,等回去,这网鱼还得村里先行处理。
估计鱼鳔又得多到糊墙上晒。
嗯...今年年景好,我估摸这大黄鱼的产量,比去年翻个倍,达到2万担,轻轻松松。”
2万担折合1000吨,这还只是萍潭一县的产量。
当下国内大黄鱼的资源,确实丰富的很呐。
‘据说大黄鱼鳔具有补肾止血、美容抗衰等功效,那包装一下,当保健品高价卖给港岛人?’
秦远摩挲着下巴,暗暗思索这事的可操作性...
“嘿哟...嘿哈...”
伴随着阵阵嘹亮的渔号声,两艘大渔船张开大网,在社员们娴熟地配合下,漂浮在海面上的昏迷大黄鱼,肉眼可见地减少,不断被捞上船。
大约一个小时后,赖老头面露笑意,瞧着两艘载的满满当当的渔船,很有气势地一挥手,高声喊道:
“回家!”
。
当渔船返村时,夜幕早已降临,只有一轮明月高挂在空中。
萍潭岛缺电严重,临海村并未通上电,好在村里有着丰富的晚上劳作经验。
一盏盏马灯挂起,还点了俩大汽灯。
当下,汽灯算是农村最亮的照明灯具,唱大戏时也用的上,通过打气加压,使得煤油雾化燃烧,发出白光。
秦远瞧着,感觉这亮度不比沪城的百瓦灯泡差。
村里亮堂堂的,300多口男女老少齐出动,帮着卸鱼,杀鱼,腌咸鱼,一时间,热闹且欢腾。
四月份,暑气渐生,腌晒咸鱼算是最便宜、简单的储存方式。
趁着社员们都聚在海边渔港,秦远找了个空隙,单独来到村北荒滩。
月亮洒下皎洁光芒,给荒滩带来些许能见度。
赖发财早已在此等候,隐藏在一块礁石后面,身旁放着块偌大的龙涎香。
瞧见秦远的身影,赖发财脸上涌起激动之色,冲秦远挥手招呼,低声喊了句:
“这儿,秦领导!”
听见声音,秦远迈着迅捷的步伐走过来,一眼便瞧见那块大龙涎香。
体型狭长似珊瑚,足有一人多高。
拿手电一照,白扑扑带着玉色,闻了闻,香味淡淡,但挺有力量感。
是块顶好的香!
看着赖发财憨厚的脸上露出期待,秦远也没诳人,笑着说道:
“的确是块好东西,而且还这么大一块,在哪发现的?”
赖发财赶忙回道:“前段时间,跟家里几个小子,摇橹出海打渔时,海上捞到的,在家里用大秤称过。
足有116斤。
后来,还跑到省城打听过,说这东西能当中药用,还不便宜呢,没敢贸然出手。
听到您对这东西感兴趣,手里又有侨汇券+全国粮票,我就想着跟您换些侨汇券、全国粮票。
家里媳妇肚皮争气,一连给我生了7个男娃,有了侨汇券、全国粮票,也好养活他们,并让他们全娶上媳妇。
而您是大城里来的大领导,肯定不会蒙我。”
说罢,他讨好地看着秦远,目光中带着老渔民特有的狡黠。
秦远点了点头,微笑说道:
“全国粮票,我身上只有40斤,倒是侨汇券数量不少,这香,你打算卖多少钱?”
“1500块+600张侨汇券+40斤全国粮票!”赖发财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回道,“您看可以吗?”
“没问题!”秦远没还价,爽快地从包里掏出钱+侨汇券,递过去。
厚厚的几沓票子揣怀里,赖发财心里噗通跳,他很有眼力见,讨好地冲秦远点头哈腰后,赶忙告退。
秦远把目光投向储物空间,里面的还有不少钱跟侨汇券。
得亏留了个心眼,之前经过羊城时,用港币跟蛇头过江发换些钱+侨汇券。
敛去思绪,秦远左右看了看,而后把龙涎香朝肩膀一扛,找个隐蔽之地,收入储物空间。
等回到村头时,这边依旧欢闹。
几块石头垒俩灶台,火力烧的正旺,村里的大厨亲自掌勺,各种海鲜齐上阵,打算弄顿丰盛的渔家宴。
秦远也拿出一罐猪油增添风味。
“咕嘟咕嘟...”
有个大铁锅里炖着黄焖大黄鱼,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秦远饶有兴致地站在锅边,看了会儿大厨烹饪大锅饭。
大黄鱼是主角,清蒸、油煎、或者片肉爆炒,有了猪油的加入,大厨做的很有食欲。
这时,赖老头手里提个小麻袋凑过来,乐呵说道:
“秦领导,8条大家伙的鱼鳔,我亲自杀鱼取的,去了鱼油,用清水洗了血水。
您拿回招待所,挂在外面,晒两天就行,这东西放的住,能吃好久。”
说罢,他打开麻袋,让秦远一瞧,而后热情地把麻袋递过来。
野生大黄鱼的鱼鳔肥厚。
像超过五、六十斤的大家伙,一个湿鱼鳔能有6、7斤重,8个放一块,分量十足,用麻袋装,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