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离去(1 / 2)
殷玉瑶接过了折子。
却并没有立即打开细看,而是轻声言道:“蒋爱卿,你先退下吧。”
“是。”长长吁出一口气,蒋坤河的面容却是松了——无论如何,他只能做到这一步,至于“天意”如何,混不是他能够把握的。
直到殷玉瑶转身离去,蒋坤河方从地上站起,擦了把额上冷汗,有些魂不守舍地往外走。
“蒋大人!”万啸海追上前,拉住他的袖子,眸中满是疑色,“你那——是什么折子?”
蒋坤河转头看看他,唇边浮出几许模棱两可的混沌笑意:“问路石。”
“问路石?”万啸海恍然,一愣神间,蒋坤河已然挣脱他的手,飘飘摇摇地去了。
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万啸海心中浮起极其不妙的感觉,但到底是哪里不妙,他一时间又说不上来,总之就是那种无从琢磨,且厮缠于心久久不下的烦乱。
明泰殿。
稍作歇息,又饮下杯参茶后,殷玉瑶打开了蒋坤河的奏折,映入眼帘的五个字,让她不由一愣,及至细看下去,眸中不由浮出浓浓的怒色,最后重重一掌拍在案上!
“娘娘!”闻得响动,安宏慎小跑步奔进。
“无事,”殷玉瑶摆摆手,继而又道,“你去集贤馆,召葛新前来。”
“是。”安宏慎领命而去。
半个时辰后,葛新仍旧穿着一身简朴的布衣,进了明泰殿,在御案前跪下:“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葛爱卿请起。”殷玉瑶示意他平身,尔后将奏折递向他,“你且看看这个。”
葛新移步近前,接过奏折,仔细阅罢,沉吟不语。
“葛大人有何看法?”
“娘娘呢?”葛新并不曾说出自己的主见,反问道。
“此疏字字句句,写得甚为恳切,看得出来,蒋坤河确实有悔过之心,只是他所犯之罪,实难容恕,故而本宫想,将他削权罢职,迁往外任。”
葛新听罢不语,显见得并不赞同。
“怎么?”殷玉瑶凤眉微微拧起,“你是觉着太轻了?”
“不,”葛新缓缓摇头,“这件事,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
“哦?”殷玉瑶挺直后背,脸上满是“愿闻其详”的表情。
“蒋坤河上这封奏折,实乃投石问路之策。”葛新毕竟老辣,一眼便看出蒋坤河的用心所在。
“如何投石问路?”殷玉瑶眸光凛凛地看着他。
“其实朝中想投石问路的,并不止蒋坤河一人,”既然已经扯开了话题,葛新索性不再绕弯子,“自娘娘辅政以来,便一直有心于整饬吏治,这已经是众所周知之事,而今皇上虽回宫,却一直不露面儿,而娘娘高坐龙椅,手执权柄,朝中大臣,凡有劣迹者,莫不心中惴惴,但——”
“但又什么?”殷玉瑶眸色陡寒,加重语气追问道。
“但又想着,娘娘只是一女子,于权谋机锋上,始终输皇上一筹,有这个想头儿,却未必有这个胆魄——先时皇上排清流弊,全是以刚决手段捕垫前路,对于撞上刀锋的官吏,从不手软,但也没有向京官下手,可见心中仍然有所顾忌,一怕国内生变;二怕给他国可趁之机;三也是因为边事不稳,所以虽计划多时,却未曾着手。蒋坤河进这折子,其实也是想探验娘娘的底线,以及,动手的时限。”
“时限?!”
“是,”葛新擡眸,静静地看着她,神情坦然,“若娘娘于此际动手,治罪于蒋坤河,非但起不了震慑的作用,反而会让众多朝臣觉得自身堪危,做出‘孤注一掷’的事来。”
“依爱卿所见,此事该当如何处理?”
“置之不理。”葛新淡淡地吐出四个字来。
“置之不理?!”
“是的,置之不理,若是娘娘置之不理,蒋坤河内心定然忧惧,因为忧惧,便会小心翼翼地行事,欲应对眼下情形,微臣有两策。”
“你说。”
“第一,发布召贤榜——一则集贤馆众士子均外放为各地官员,馆中空阔;二则国家确实正值用人之际;三则,此举可以让京官们增加危机感;四则,有备无患。”
“嗯,”殷玉瑶颔首,“爱卿之言有理。”
“第二,娘娘当下之要务,乃是将权利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至于去污存清,是下一步的作为,况且,娘娘当下还有一件大事未办。”
“你不用说了。”不等葛新开口,殷玉瑶已然明白他所指为何。
“不,”葛新却猛然一声震喝,“国不可一日无君!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难行!令难行,则国必乱!”
几句雷霆之语,震得殷玉瑶双耳嗡嗡直响,半晌才回过神来,看着葛新道:“本宫……纳卿之所议。”
见自己的目标已经达到,葛新拱手,正要告退,却听殷玉瑶再道:“今日廷上那个叫伊远清的年轻官员,你可认识?”
“伊远清?”葛新眉峰一挑,“知晓,但并不熟悉。”
轻轻“哦”了一声,殷玉瑶眸中闪过丝失望,遂摆手道:“你先退下。”
殿外的天色渐渐变得昏暗,殷玉瑶站起身,绕过层层锦帷,在御榻前立定。
她的煌曦,还是那般英气逼人,稳稳端坐在榻上,与从前并无二致。
属于女子独有的柔情再次涌上心头,暂时覆去理政之时的清冷果决。
煌曦,我该怎么办呢?
她不禁在心底轻轻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