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倾国红颜:大燕女皇 > 第325章:筹建议事院

第325章:筹建议事院(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领着宫人收拾完勤思殿的安宏慎恰在此时走回,看清殿内的情形,不由一怔。

他正想再次退出去,等殷玉瑶发完了火再回来,不料殷玉瑶却已擡眼瞧见了他,冷声将他叫住:“安宏慎。”

“奴才在。”安宏慎赶紧停下脚步,转身碎步儿走到榻前,立住。

“你也跪下。”

“是。”

“朕问你,日间朕是不是醉了?”

“是。”

“朕说了什么?”

“皇上什么都没说。”安宏慎答得果决利落。

“果真?”

“果真。”

瞧他的模样儿,并不像是说谎,殷玉瑶心内稍安,可仍然觉着有丝子不对,却又想、不出是哪里不对。

“你们且起来。”

安宏慎和佩玟齐齐叩了个头,站起身来。

“你们听着,”殷玉瑶的目光从他们脸上扫过,带着股帝王独有的威严,“从今儿起,每逢宴饮,将朕的酒皆换成浆水,不得有误,明白么?”

“遵旨。”安宏慎谨声答道。

殷玉瑶这才一摆手,令他们退下。

天色已然黑尽,点了盏琉璃宫灯置于案头,殷玉瑶面对雪白素笺,心里的烦难再次浮出——六部尚书齐备,可这宰相的人选,更是至关重要,该由谁来担任呢?

脑海里晃过一个个人名儿,却皆被她否决。

“唉——”她不由长长地叹口气,站起身来,开始在昏暗的殿阁里不住地走来走去,心里苦苦地琢磨着,要如何,才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一道亮光骤然从脑海深处划过——曾记得昔年读《太平御览》时,见燕光宗因丞相擅权事,曾废去相位一职,改设议事院以司相权。

议事院?

殷玉瑶心内不由一动!

顿时,一股难言的兴奋主宰了她的整颗心——倘若增设议事院,按制可有四位院臣,各自领职相干事务,不但分了权利,也可以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且院臣的资望,浅薄些也无关系,再如单延仁伊远清等年轻而想有所作为的臣僚,皆可入院见习,以资备用。

想至此处,殷玉瑶折回御案后,手执管毫,于纸上奋笔疾书,很快拟出个章呈。

“梆——梆——梆——”且听得外面三声更鼓,已交了子时,殷玉瑶长长地打个呵欠,搁笔于架,站起身来。

佩玟领着两名宫女,铺被叠床熏香,服侍殷玉瑶睡下,这才去外面小榻上安置,以候殷玉瑶夜间传唤。

次日朝上,殷玉瑶便提出欲设置议事院一事,众臣听罢面面相觑,因为一来年代久远,二来……众人一时也弄不明白,皇帝这么做到底用意何在。

“葛爱卿,你有何谏言?”

葛新出列,持笏躬身:“娘娘此举甚妥,微臣无异议。”

“臣等无异议。”

“即如此,葛新,朕命你细拟院臣名单十名,以资甄选。”

“微臣领旨。”

……

午后,殷玉瑶正坐在明泰殿中批折,殿外忽报葛新求见,殷玉瑶当即传召。

“葛大人,这就是你拟定的名单?”看罢手中条呈,殷玉瑶擡起头,望向葛新。

“是。”

“这些人……”殷玉瑶面现踌躇。

“这些人有什么不妥吗?”

“谨慎有余,但魄力不足。”

“皇上,”葛新正色道,“微臣知道皇上欲有一番作为,但当下朝局未稳,皇上应以春风化雨之势,慢慢着手,等待瓜熟蒂落之时,再行大刀阔斧,况且,每位院臣名下均设两位副手,全是年轻一辈中才智杰出者,例之单延仁伊远清,虽然干劲十足,但毕竟缺少历练,经验不足,对时局的把握,不如年长者。”

“哦,”殷玉瑶点点头,觉得葛新说的话,确也有几分道理,但也显得有些迂阔,继而言道,“既如此,依葛大人所见,何时方大力施政为妥?”

“观时而动。”葛新如是答道。

“观时?”殷玉瑶自己咀嚼了一下,觉得眼下不与他起争执为上,毕竟外朝事务,对葛新仰仗实多,“就依葛爱卿所言。”

“皇上可已择定院臣人选?”

“就——洪诗炳、湛固、陈仲礼、宋明非四人吧。”

“微臣遵旨。”

“另,请葛大人就四人的能力、专长,分定其职责范围,尽速呈上奏疏。”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

葛新伏身施礼,慢慢地退了出去。

才至永和门前,忽见一帮子朝臣闹哄哄地围将上来,葛新当即停下脚步,坦坦然迎上众人视线。

“葛大人!葛大人!”

有情急的,按捺不住的官员率先开口:“这议事院的人选可是定下来了?”

“定与不定,只是早晚间的事,众位为何如此着急?”葛新板着张脸,一丝不茍。

官员们讨了个没趣儿,脸上都不由有些挂不住,但人上一百,性情各种,偏有那好钻营的,就是不肯罢手,趋前再问道:“既然只是早晚间的事,葛大人为何不通融通融?且说与大伙儿知晓,心中也好有个底儿。”

葛新横了说话之人一眼,淡然道:“朝廷之事,自有朝廷的章程,若是咱们这些六部要员先破了例,今后办事,还拿什么去约束下属?”

众人听了无话,只得讪笑两声散去。

葛新抄着手,却未回吏部衙署,而是取道集贤馆。

因着新帝登基,接连颁布数道诏书,在各州各郡广纳人材,所以空荡荡的集贤馆再度变得热闹,葛新既名声在外,又迁了吏部尚书一职,在众士子们心中的威望空前高涨,远远见着他来了,众士子纷纷规规矩矩地坐回位置上,一个个后背挺得笔直。

葛新踱着方步,走上讲台,轻轻咳嗽一声,目光从台下一张张热切的脸庞上扫过——有消息灵通者,早已探得朝廷选任院臣书办一事。

这院臣书办,虽听上去不过一跑腿打杂的,但人人心里跟明镜儿似的,都知晓要是做了院臣书办,将来就算不能直接升任院臣,至少也会迁任六部各要职,于仕途可谓是大大有利,更有那真正胸怀抱负者,觉得在集贤馆研读经典完全是浪费时间,不若直接进入官场“实习”,争取习得更多经世济民之道,为国为家作一番事业。

葛新也曾年轻过,对他们的心思自然一眼看得透透的——对于士子们积极用世的心态,他向来是嘉许的,但更清楚他们当中,注定有很多人会被淘汰,难以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