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宫女携崽重生,冷情太子被哄成翘嘴了 > 第131章 太子:“儿子想为其请封良娣之位。”

第131章 太子:“儿子想为其请封良娣之位。”(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骆晔愣神不过片刻便不动声色地敛起心绪,也是这时候才发现他六皇叔也在。

且正看着他。

骆晔本来没觉得自己刚刚出于意外看了宋昭训一眼有什么不妥之处,哪知对上他六叔那双古井不波的眼。

骆晔的心没来由虚了虚。

旋即意识到自己在心虚,骆峋又觉得好笑。

他对宋昭训又没有非分之想,方才也只是出于本能反应看了看,他心虚什么啊?

骆晔忽视脸上的烫意,行到近前和两位妹妹一道向裴皇后行了跪拜礼。

“孙儿/孙女恭请皇祖母圣安。”

皇子受封的在京亲王,每月初一十五应进宫来向皇后嫡母请安,亲王妃亦如此。

然而实际考虑到成年亲王与后宫之间的大防,以及涉及到某些立场问题。

宫外开府的皇子们其实真正一年到头都不会来坤和宫,更不会涉足后宫。

请安什么的,都是由各自的王妃女儿,或者尚未成年的儿子代劳。

又因着各府的公子郡主们日常要念书,故而孙辈的请安都是每旬休一次,就和官员每十日一休沐的时间一样。

按说这会儿还没到孩子们来请安的时辰,但大抵是信王如今被软禁在府中。

孩子们想好好表现,也就来得早些了。

裴皇后笑眯眯受了礼,骆晔兄妹三人起身后又恭恭敬敬朝太子跪拜叩首。

骆峋的目光在骆晔身上停顿片刻,叫了起。

待他兄妹向太子妃问了安,裴皇后便都赐了座和手炉,询问他们府中近况与学业如何,又道天冷莫要伤寒之类。

都是些日常例行寒暄。

差不多过了一刻钟,莫院判从内室出来。

道宋昭训与其腹中皇嗣无碍,还道皇嗣身子尤为强健,适才活跃了数息。

裴皇后听了高兴。

骆晔捧着手炉,听得心不在焉。

从坤和宫出来经过条条宫道出了宫门,骆晔与两个妹妹同上了一辆马车。

其实他该单独坐一辆的,可谁叫信王挨了罚,信王府如今形势大不如从前。

他们出门在外自是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张扬,当然,其中不乏也有做戏的成份在。

至于做戏给谁看。

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马车驶离宫道。

韶宁郡主终于忍不住道:“话说她怎么会在坤和宫?一个侍妾,难不成还能去到皇祖母跟前请安?”

骆晔听第一句时没反应过来她口中的这个“她”指的谁,后面才明白。

他皱了皱眉:“什么她啊她的,再是侍妾也是六皇叔的人,你放尊重些。”

韶宁郡主撇嘴,小声哼哼。

“要尊重也是尊重六皇叔,尊重一个侍妾她也配!”

韶宁郡主跟槛儿当然没有仇怨。

只她虽是张扬开朗的性子,某些方面却是深受信王和信王妃的影响。

譬如信王对外温文儒雅,颇具仁义之风,实则却是个古板迂腐的性子。

在信王府,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子事父,妻事夫这一套圣人之论具有绝对单向性权威。

裴皇后还是王妃时尚且能随还是亲王的元隆帝出征,现今多数和朝政关系不甚大的事夫妻亦都是商量着来。

让元隆帝帮其搓背更是家常便饭。

而郑明芷在两度理亏的情况下,尚且还能在不满之时和太子争执理论一二。

但信王绝不允许信王妃有违抗他、使唤他之言行,单是意见相左都不行。

儿子女儿们每日向他问安必行跪拜大礼,妾室服侍他时则不得有任何类似引诱、撒娇、嗔怪、玩笑之举。

违者必罚。

而信王妃呢。

大抵是受家中影响,自小读多了《女儿经》、《女论语》、《列女传》这类书籍。

以夫为天、夫纲妻柔,以夫之志为志,夫死妻殉等思想在信王妃心中根深蒂固。

这自然不能说她便是错了。

古往今来伦理纲常对女子的束缚如此之深,长此以往处在这样的环境。

受影响也是合情合理。

只不过他二人的此类言行思想,对府中子女孙辈影响也是颇为深刻。

韶宁郡主看槛儿不顺眼的原因,便是应在此处。

在韶宁郡主看来,姑娘家的性子可温婉可端庄、可豪爽可活泼开朗。

但外形举止务必要保守得体,要正经。

什么妖妖娆娆,搔首弄姿,在韶宁眼里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是勾栏做派。

而像槛儿这种。

生得娇媚艳丽又胸挺臀翘的,韶宁郡主觉得简直就是勾栏做派里的极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