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龙骨水车(1 / 2)
陈言闻言,心中狂喜。
“表舅能来助我,实在是天大的喜事!”
“有表舅相助,这春种之事必定事半功倍!”
然而袁弘却摇头道:“玄礼不必如此激动,我只是来帮你渡过当前这个春种难关,事了之后,我便要回家了。”
“哈?”
陈言心中一沉,但很快又恢复镇定。
不愧是淡泊名利的袁弘!
他知道袁弘的性格,现在就提挽留的话,必定会被直接拒绝。
“表舅远道而来,辛苦了。”
陈言换了话题,“不知对于这春种之事,表舅有何高见?”
袁弘点了点头道:“你设立民屯、军屯的思路很对,既能解决粮食问题,又能安置百姓,一举两得。”
“并且以此为基础,后续还能不断吸引流民,逐渐壮大。”
“不过……”
袁弘话锋一转,“在具体播种方式上,我认为,除了你改进的那个曲辕犁外,应当还可以进一步改良。”
陈言眼前一亮,“愿闻其详。”
“比如这小麦,若是按传统撒播法,每亩用种三到四斗,产量却不稳定。”
袁弘侃侃而谈,“但配合曲辕犁的深度,若是改用条播法,开沟下种,不但能省种三成,产量还能提高两成。”
“条播法?”
“没错,就是用犁开出等距离的沟槽,将种子均匀撒入,再覆土。”
袁弘解释道:这样种子受光受热均匀,出苗率高,后期管理也方便。”
陈言若有所思。
他倒是知道,条播法是西汉时发明的,但他不知道的是,直到现在,民间百姓其实还是更钟爱散播法。
无他。
唯省时省力耳。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直辕犁犁出的沟道太浅,反复犁地又耗时耗力。
所以说,陈言改进的曲辕犁,才会让袁弘大加赞赏。
紧接着,袁弘又道:“还有这水稻,若是采用育苗移栽法,比直播法能增产三成以上。”
“先在小块田地里培育秧苗,待其长至寸许,再移栽到大田。”
“这样既能节约种子,又能错开农时,提高效率。”
陈言越听越兴奋,这袁弘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农事专家!
不管是条播法还是育苗移栽法,虽然都起自西汉,但若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百姓其实也很难操作。
现在好了,有袁弘在,陈言就不担心了呀!
“表舅所言极是!”
陈言激动道:“有表舅在,今年的春种一定不是问题!”
袁弘淡然一笑,“这些都是小技巧罢了。”
陈言心中暗暗盘算,这样的人才若是不负责屯田,简直是暴殄天物。
“表舅,我欲任命你为典农校尉,专司屯田之事,如何?”
袁弘沉吟片刻,“既然来了,也不能白来一趟,不过我只能担任临时典农校尉,春种结束就离任。”
“临时也好!”
陈言连忙点头,心想先把人留住再说。
袁弘接着说道:“还有一事,这合肥背靠巢湖,紧邻施水,虽多丘陵,但土地肥沃。”
“若能将水引到田中,不但能保证灌溉,还能省时省力许多。”
“引水入田?”
“正是,可以从施水开渠,将水引入各个屯田区域。”
袁弘肯定道:“只是这开渠乃是大工程,现在动工的话,今年肯定来不及了。”
陈言忙道:“既然如此,不如春种之后,就由表舅负责开渠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