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打算放低姿态的李世民(2 / 2)
这种绝大的落差感,这才是李世民一时间难以接受的地方。
“二郎在妾身心中,永远都是最优秀的,昔年的秦王,是大唐最勇猛的将军,如今的皇帝,亦是天下最贤明的君主。”
长孙皇后伸手轻轻握着李世民的大手,脸上挂着几分温婉笑容,双眼噙着几分崇拜之色。
“咳咳!长乐还在呢。”
李世民神情有些不自然地轻咳了两声,说话间,还颇为不满地瞥了一眼满脸无辜的李丽质。
长孙皇后脸色微微一红,却是忘了还有闲杂人等,但反应亦是极快,脸色如常地对着李丽质说道。
“丽质,你去唤汝南,豫章,高阳,还有稚奴过来,与你阿耶一同用膳吧。”
“是,阿娘。”
李丽质说着便出了殿门,临行前,还对着其他宫人挥了挥手,将所有人都给屏退,在殿外候着。
“二郎心中可还计较着那些事?”
待到所有人都退出去后,长孙皇后伸手抓着李世民的大手,纤柔手指轻轻抚了抚,笑着解释道。
“其实,妾身有注意过,那位小郎君送来的东西。”
长孙皇后说着,还伸手指了指面前的餐盘,这些东西,皆是十分精美,但与他们所使之物,却也颇有相似之处。
“妾身猜测,许是那位小郎君所处之世的匠人,有巧夺天工之能,故而远胜我大唐,便如我大唐,较之与先秦,乃至更古之时,这是世代之差,寻常来讲,非二郎一人之力所能改变。”
长孙皇后是个聪慧之人,从叶泽的一些小举措之中,便能够推测出,对方是知道她为气疾所困,甚至,大胆猜测,有可能知晓她,乃至是整个大唐的未来。
“观音婢,你是想说,那位小郎君,是来自后世之人,对吧?”
李世民轻声说道,他又不傻,多少能够猜到一些,可身为皇帝的骄傲和自尊,有时候就是很难跨过去,即便是李世民也不是说能够轻易放下的。
哪知,长孙皇后却是缓缓摇了摇头,螓首轻轻抵在李世民的胸前,低声说道。
“二郎,妾身想说,既然那位小郎君是来自后世,那么,二郎也可让人前往后世,于我大唐百利而无一害,诸多困苦,或许也可迎刃而解。”
长孙皇后神情中带着几分疲惫,却脸上却是多了几分欣慰的笑容。
听着长孙皇后的声音,李世民便觉有些不对,低头见长孙皇后黛眉间汇聚的那抹愁思,心中一疼,连忙认错道。
“好,都听你的,但你也得听我的,一定要好好养着身子,这六宫之事……”
李世民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犹豫之色,最后,似是下了什么决定一般,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
“我派人去长乐门,将嫂嫂请回来,再让豫章和长乐从旁协助,打理这六宫之事,观音婢,你就负责好好养身子。”
李世民清楚地知道,现在是他有求于那位素未谋面的小郎君,自然要摆低姿态来,而这其中之事自是极多,让长孙皇后来操劳,她身子必然吃不消。
从那人的诸般细心之举就能够看得出来,那人心思缜密,是个老狐狸,长乐和豫章还太稚嫩,不可能是其对手,所以,只能请郑观音出山了。
这其中也有想要补偿对方的原因,每每想起玄武门旧事,李世民心中都十分愧疚。
当然,这份愧疚也仅限于大哥李建成,以及嫂嫂郑观音和两个侄女。
“二郎,还是妾身去吧,正好,我们妯娌之间,也好些年没有见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