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包子和馒头的爱恨情仇(1 / 2)
拿上奶瓶后,叶泽便拉着板车,来到了后院之中。
兕子,高阳和城阳三人见到那么大一个蒸笼的时候,都是张大了嘴巴,顿时,后院中哇声一片。
“哇!小囊君,介个好大鸭!”
兕子走到板车旁边,看着面前的大蒸笼,想要摸了一下,却又不敢乱碰,急得在一旁一蹦一蹦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地上是火烧的铁板,烫脚呢。
高阳也拉着城阳一起,围着那大蒸笼左瞅瞅右瞅瞅,很是好奇的模样。
“郎君,这里面,莫非是馒头?”
郑观音看着这么大一个蒸笼,不禁好奇问道,这种东西,大唐自然也有,她当然是认得的。
只不过,现代很多东西,基本都跟大唐不一样,郑观音也不确定,这里面是不是也是蒸出来的馒头。
“对,馒头和包子,旁边这桶是豆浆。”
叶泽笑着蹲在一旁的铁桶旁,朝郑观音演示着该如何打开这种铁桶,蒸笼没什么好教的,大唐只是古代,相对比较落后,又不是文明荒漠。
“包子?”
郑观音一边看着叶泽如何打开卡扣,一边轻声问道。
包子这个词,则是起源于宋朝,在唐朝的时候,还都是叫做馒头。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以前,馒头就是指的带馅儿的馒头,可一直到清朝的时候,包子和馒头才逐渐分化开来,才成了如今所理解的包子和馒头。
“嗯,包子就是带馅的馒头。”
叶泽并不知晓这一点,在现代,除了少部分地区之外,大多地方,馒头是没有馅儿的,这都已经是常识了。
郑观音闻言也不禁愣了一下,颇为惊讶地问道。
“难不成,馒头是不带馅儿的?”
“对啊,馒头就是没有馅儿的。”
说着,叶泽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抬头朝着郑观音看去,旋即,不由得笑了起来。
“反正我们这边,是把没馅儿的叫做馒头,有馅儿的叫做包子。”
不管差异如何,叶泽肯定是坚持自己这边的叫法和观念,至少,他们这边绝大多数地方,都是这么喊的。
而这些,兕子,高阳却是不懂,她们只是听着包子,馒头这些,就知道是那个大盒子里面的吃的。
“小囊君,系几肚肚饿饿,想七包包,嘻嘻!”
“嗯嗯,小郎君,高阳也饿了,想吃包子!”
两个小公主也都是鬼精鬼精的,她们不知道包子馒头味道怎么样,但却知道,包子比馒头多了一个馅儿,这个馅儿,一听就是好吃的。
只有一旁的城阳,此时还在迷糊当中,跟两个傻妹妹不同,城阳可是知道什么是馒头的。
可是,这馒头又是没馅儿,又是有馅儿的,让还没有吃早饭的城阳,听得肚子也开始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