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不放手(1 / 2)
于莉想起曾答应劝傻柱,可现在无论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他心意已决。
她犹豫后对林经说:“我去告诉秦淮如吧,免得她一直盼着我劝傻柱。”
林经明白于莉对秦淮如的担忧,毕竟她独自抚养几个孩子不易。
但秦淮如行为不检,让人难以同情。
若真嫁过去,傻柱怕是要吃亏。
林经补充道:“你去吧,我去提醒秦淮如一声,别让她再牵挂此事,年关将至,大家都有正事忙。”
于莉离开家,径直走向秦淮如住的四合院。
她看到秦淮如家灯还亮着,便上前敲门问:“秦淮如,在家吗?”
秦淮听到门外于莉的声音,以为是她特意带来傻柱的消息,便急切地走到门口,打开门迎入于莉,热情地说:“快进来,天都黑了,你特意跑我家来,是不是有什么新进展了?”
于莉察觉到秦淮的期待,但他不知该如何启齿。
秦淮仍抱有一丝希望,而傻柱早已断绝了这份情谊。
秦淮扫视屋内几个孩子,还有久未开口的老久,犹豫着如何提及此事。
这时,于莉轻声说起孩子们的情况。
但秦淮完全听不进去,直接追问:“你今天见傻柱了吗?有没有劝劝他?我想知道他现在到底怎么想的。”秦淮始终无法接受傻柱突如其来的分手决定,更不愿放弃多年对婚姻和未来的规划。
于莉沉思片刻后说道:“我让林经去探过口风,傻柱已明确表示要和你分手,我们也没办法左右。
既然如此,还是看你们是否有缘吧。
如果真有缘分,总会重聚。
如今我们旁人的话他都不听,或许你可以亲自去找他试试。”
秦淮听完,意识到傻柱可能真的铁了心要离开。
但他决不允许对方轻易退出这段关系。
他决心抓住最后机会争取结婚,只是不知该如何行动,毕竟两人之间的裂痕已持续太久。
秦淮如此刻实在不舍得放弃这段感情。
他渴望像傻柱那样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让他们有所依靠。
如果不与傻柱结合,过年前这些孩子的吃穿开销将成为一大难题,而他已无力承担。
为了筹备年货,秦淮如早已计划妥当。
一旦与傻柱成婚,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
傻柱一向慷慨,孩子们的心愿他定会尽力满足。
然而,如今这份期待似乎要落空了。
秦淮如沉思片刻后说道:“于莉,你别为我操心。
随缘吧,既然傻柱执意不与我成婚,我也无需再纠缠。
让他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便是。”
令人意外的是,秦淮如竟如此豁达。
两人相处已久,如今却轻易说散,确实令人惋惜。
第二部分
于莉心想,这些事既已告知秦淮如,她也了解了始末,继续待下去并无意义。
况且贾张氏对她颇有微词,作为长辈更是蛮横无理。
未能助秦淮如说服傻柱,她心中亦有愧疚。
毕竟秦淮如一直信赖于她,结果却未能达成所愿。
傻柱性格固执,一旦认定的事便九头牛也拉不回。
于莉说道:“秦淮如,我还是回家了。
家里孩子还等着我照顾,我婆婆一个人应付不来。
那俩小子越来越调皮,我都快招架不住了。”
秦淮如明白于莉家中孩子正在成长,愈发顽皮,单靠她婆婆难以兼顾。
即便公公帮忙,孩子们依旧难管教。
秦淮如有事,于莉便主动担起责任,说:“你先回去处理吧,我也无事,既然傻柱执意如此,我也不会强求,一切顺其自然就好。”于是于莉离开,返回家中。
一进门,便看见林经陪着林母,与两个双胞胎孩子嬉戏,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房间。
林经耐心逗弄着孩子,一家子其乐融融。
于莉走近林经,低声说道:“我去过秦淮如家了,看他情绪低落得很。
我知道他得知傻柱要分手时有多难过,但他却故作轻松,这种坚强让人觉得心疼。”
林经点头,他了解于莉的敏感与善良。
他暗自思忖,如今的秦淮如独自抚养几个孩子,生活不易。
眼见新年将至,不知他是否备足了孩子们所需的新衣美食,不禁心生怜悯。
若条件允许,他真想伸手相助,可转念一想,自家当前债务未清,还需依靠年后开业挣来的钱偿还岳父岳母的借款,实在无力分心。
他默默记下这份牵挂,只盼未来能有机会回报。
此时,秦淮如正在思考是否该去傻柱家挽回关系。
毕竟两人相处许久,他对傻柱的财产仍有执念,若就此放手,岂非竹篮打水一场空?
秦淮如反复思量后仍不甘心,决心抓住最后的机会。
他转向婆婆贾张氏说道:“娘,您在家照顾孩子,我去趟傻柱家,找他谈一谈。
我们相处这么久,总不能白费这段日子,至少要点补偿。”
贾张氏听完儿媳的话,心中暗自点头。
她深知秦淮如不是会轻易吃亏的人,两人交往已久,怎能轻易放手?若无缘由分开,必须让对方有所付出。
“儿媳,要是他不肯给好处,你就一直纠缠下去,绝不能就这样轻易结束关系。”贾张氏叮嘱道。
秦淮如听后点头,他明白婆婆看似憨厚,实则蛮横,是个让人头疼的角色。
若傻柱真娶了秦淮如,以这个老太太的性格,难保不会破坏两人的婚姻,毕竟他们看中的只是傻柱的钱财。
旁边的棒梗和葵花并未察觉母亲正打算与傻柱的叔叔分开。
孩子们还幻想着母亲能嫁入富贵人家,让全家衣食无忧、生活富足。
然而,从母亲与奶奶的对话中,他们已隐约得知傻柱似乎无意继续这段感情。
孩子们情绪低落,但秦淮如安慰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努力争取一次,为孩子们争取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