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瓜冰汤圆(1 / 2)
寒瓜冰汤圆
郭永仪又回娘家了。
郭三三为此有些忧虑, “二姐,你这般频繁的回娘家会不会被……”
他话音未落,二姐夫郭寺虞从马车上下来, 怀里还抱了七岁的侄儿郭沈初, “你二姐许久没回娘家了,我这回也跟她来孝敬二老,看看你们。”
郭娘子一愣, 赶忙笑着迎道,“二姐夫和小侄儿也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郭永仪道,“我本是给你们寄了信的, 想必现在信还没到吧?”
郭三三干笑两声, “你们比书信快。”
“对了, 忘记跟你说, ”郭永仪道, “大姐这两天也回来, 我在信里一并写了的。”
“真的啊?”郭娘子惊喜道,“这回可热闹了, 爹娘知道了t必定很高兴。”
几个人热络的往家里走。
“我们本是要跟大姐一家一块过来的,但是她家姑娘染了风寒, ”郭寺虞道,“我们怕信不能早早送到, 便想着先过来, 跟你们说一声。”
“二姐和二姐夫真是辛苦了, ”郭娘子问,“丝蕴染了风寒?严重吗?”
“不严重, 不严重,一听要回外祖母家, 好的更快了,想必这两天就来了。”
郭三三和郭娘子将人迎进家门。
一番寒暄过后,郭父郭母开口问了郭三三夫妇想问的。
“这次跟永莘一起回来,”郭父犹豫了一下,问,“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商量?”
“没有没有,”郭永仪“哈哈”笑了几声,“我们就是想着结伴来看看你们。”
见郭父郭母不太相信,她又道,“真的没什么事情,我随前几日来过了,但一听大姐可能也要来,我想着热闹,这不就一块过来了?”
郭三三等人看郭永仪夫妇的神态、气色仿佛确是无事,便稍稍安下心来,张罗着吃了个简餐。
吃完饭没聊几句,郭寺虞突然道,“这天气真是有些热。”
郭永仪附和,“对啊!”
“想吃点清凉爽快的东西。”
“上次那个薄荷凉糕很是不错,”郭永仪道,“咱们要不再去买点吧?”
话到此处,郭三三夫妇对视一眼,心领神会,二姐一家这想必是馋了。
“薄荷凉糕,”郭娘子面露为难,“怕是不太行。”
“怎么了?”郭寺虞道,“不卖了?”
郭永仪也赶紧道,“怎得不卖了?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能不卖了?”
“可是他们家还有寒瓜冰汤圆嘞,”郭三三与郭娘子十分默契,道,“光吃薄荷凉糕,怕是不太行吧?”
郭永仪和郭寺虞一愣,转而面露欣喜,“真的?那一并尝尝吧!”
郭父和郭母见状也安下心来,但嘴上是不愿放过他们的。
“说什么来看我们的?”
“那寒瓜冰汤圆跟咱们什么关系?”
“只有贪嘴的时候才能想起有父有母……”
“谁说想起你来了,”郭父道,“你只不过是人家的贪嘴的幌子罢了!”
郭永仪夫妇忙道,“那肯定还是看父亲母亲最重要,那什么劳什子汤圆的,”他们思量了一下,本来要脱口而出的“不要也罢”,在嘴里打了个转,改成了,“都不过是顺带罢了。”
不管怎样,没事最好。
郭寺虞本来说让郭三三带他去买了回家,在家吃。
“外面天儿热,别劳动这些子人了,咱们出去买了回来,在家里凉凉快快的吃,岂不很好?”
“在家吃可没有在店里吃好,”郭三三道,“那味道都是大打折扣的。”
“没有啊,上次那薄荷凉糕很好吃的,”郭永仪也有些不解,“而且我一路带回家,味道也没有差几分。”
“二姐,咱们走吧,”郭娘子道,“人家店里环境也是比我们家里好的。”
郭永仪和郭寺虞不信,“一个小小的甜食铺子,环境能比家里好?”
郭永仪更是嗔怪道,“三三,你可是不愿意出门?”
“说了您也不信,我带您去,我不也得出门?”郭三三无奈道,“您随我去看一看便是。”
千说万说,即便郭永仪一家还是不信一个铺子都有什么好的,一些子甜食有什么不可往回带的,他们还是跟郭三三夫妇来到了甜食铺子,这回的甜食铺子跟上回的甜食“摊子”可不一样了。
“这铺子这么大啊?”郭永仪吃惊道,“你们说什么铺子铺子的,怎么这么大啊?”
郭寺虞也睁大了眼睛,“这铺子都跟对面的食肆差不多大了,这么大的铺面,只买甜食?”
郭三三和郭娘子笑道,“这铺子的老板手艺好不说,还有生意头脑,用不着咱们操心。”
“郭大哥、郭嫂嫂来了?”李娘子将几人迎了进来。
郭永仪夫妇脚步还没迈进来,迎面而来便是凉爽。
“这,这怎么回事?”
“还挺凉快?”
凉风、甜味,无不让他们欣喜和期待,特别是这与外头天差地别的温度,瞬间将他们折服。
虽然嘴上谁也没说话,但是他们仅仅对视一眼,便知道双方心里都在感慨,“确实得来店里吃。”
李娘子听了他们的言语,又见了他们的神情,面露骄傲,“那是,我们特地装了三排的水帘呢。”
“这是我二姐、二姐夫和小侄子,”郭三三一边说话一边往里面张望,“我看还有些空位置的。”
店里人没有坐满,但是空位也只有小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