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春分抗旱(1 / 2)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春分时节。田野里的小麦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绿,那生机勃勃的景象,着实让人看了心里欢喜。
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村民们面前。
冬天积攒的那些雪水已经渐渐用完,地里的土壤逐渐干涸起来。而此时的小麦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急需足量的水进行灌溉。
面对这一困境,村民们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用扁担挑着木桶,一颤一颤地从河里挑水。距离河边近一些的人家还好,可距离远的人家,辛苦忙活一整天,也挑不了多少水,只能浇上寥寥几棵麦苗。
又过了几日,天气一直晴朗无云,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着大地。由于缺水,原本茁壮成长的麦苗竟渐渐耷拉着苗叶子,像是被打败的士兵,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冯涛看着这情况,焦急地说道:“现在可是麦苗成长的关键时期,千万不能缺水啊,不然这一季的收成就全毁了。”
村民们听了,心里愈发着急,一家人不分昼夜地挑水灌溉,可终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姜清曼看到爹娘和村民们心急如焚的样子,心中十分不忍,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到可以挖一条通往田地的水渠,然后从山上把融化的雪水引流到地里。
这样一来,既能充分利用山上的水资源,又能节省村民们挑水的力气,可谓一举两得。
她赶忙把自己的想法跟村长说了一声。村长听后,一脸茫然,虽然并没有完全听明白,只觉得云里雾里,但他对姜清曼充满了信任。
于是,村长趁着早饭的时间,把村民们都聚集到了村口的大槐树下。
村长站在高处,向村民们说了姜清曼的想法。村民们听后,也是一脸懵,其实并没有听懂具体该怎么做。
但一听说这是姜清曼的主意,立马纷纷响应:“村长,我们没听懂,直接让清曼指挥我们干活吧,我们保证听从命令。”
“是啊,清曼见多识广,只要是清曼的主意准没错。”
“说实话,这几日挑水可把我们累的不轻,要是有省力的办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姜清曼见大家如此信任自己,心中既感动又充满责任感。她和冯涛立刻行动起来,开始指挥村民们在自家田地里挖出一道道水渠。
他们规划着水渠的走向,让这些水渠四通八达,确保水能均匀地流到每一块田地。
与此同时,姜清曼又让村民们砍了一些粗壮的竹子。大家齐心协力,把竹子里面的竹膜打通,让竹子变成一根根粗壮结实的水管。
村民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砍竹子,有的负责打通竹膜,有的负责搬运竹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