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27(1 / 2)
潮湿的泥土气息混杂着麦秆的清香扑面而来。
阿楚和晏辰站在一片麦田边缘,远处有间简陋的木屋。
“看这场景,还有那屋前晒的谷物,是《农夫与他的孩子们》没跑了。”晏辰推了推鼻梁上不存在的眼镜,语气笃定。
阿楚蹲下身,戳了戳脚边一颗饱满的麦穗,“伊索老先生的经典之作啊,团结就是力量的最佳代言。”
木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面色蜡黄、身形佝偻的农夫走了出来,咳嗽声在宁静的田野里格外清晰。
“来了来了,主角登场。”阿楚拽了拽晏辰的袖子,眼睛亮晶晶的。
农夫身后跟着三个年轻人,脸上都带着几分不耐和疏离。
“啧啧,看看这哥仨的表情,标准的‘你说的都对但我不听’模式。”晏辰低声点评。
阿楚拿出背包里的望远镜,“让我康康,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哪个是老三?剧情里没说名字,真是太不专业了。”
农夫扶着门框,喘息片刻,对三个儿子说:“你们去把院子里那捆柴拿来。”
三个年轻人不情不愿地挪到院子角落,那捆柴用结实的绳子捆得紧紧的。
“我赌五块钱,他们掰不开。”阿楚掏出手机,假装在记账。
晏辰挑眉,“赌注太低,我赌十块,他们不仅掰不开,还会互相埋怨。”
果然,老大使劲拽了拽,柴捆纹丝不动。
老二上前帮忙,两人脸都憋红了,柴捆依旧顽固。
老三抱着胳膊站在一旁,“我说不行吧,白费力气。”
老大松开手,瞪了老三一眼,“有本事你试试?”
老三撇撇嘴,最终还是没上前。
农夫看着这一幕,轻轻叹了口气,“你们把绳子解开。”
三个儿子面面相觑,但还是照做了。
绳子一松,柴捆立刻散成一堆。
农夫拿起一根柴,轻轻一折,柴应声而断。
“看到了吗?”农夫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清晰,“团结在一起,你们就像这捆柴,无人能敌;一旦分散,就会像这根柴一样,轻易被人打败。”
阿楚和晏辰在一旁小声同步:“团结就是力量,分裂就会灭亡。”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找到组织的激动。
老大挠了挠头,“爹,您的意思是,以后分家产的时候我们得一起?”
老二点头附和,“对,不能一个人独吞。”
老三补充道:“最好能请个公证人,省得麻烦。”
农夫愣住了,咳嗽得更厉害了,脸色由黄转红。
阿楚目瞪口呆地放下望远镜,“这展开……是不是哪里不对?”
晏辰揉了揉眉心,“可能是我们没来,他们平时讨论的就是这个?”
农夫缓过气,强撑着说:“我的意思是,你们兄弟同心,才能把日子过好。”
“知道了爹,”老大敷衍道,“我们会‘同心’地把地里的活分清楚,谁也别想偷懒。”
看着农夫失望的眼神,阿楚拉了拉晏辰的衣角,“要不,我们去解释一下?”
晏辰点头,“试试吧,不然这经典寓言的寓意都要跑偏了。”
两人走上前,阿楚露出一个自认为和善的笑容,“大叔,您的意思是说,团结起来能发挥更大的力量,就像拔河比赛,一个人肯定赢不了一队人,对吧?”
农夫愣了愣,似乎在消化这个比喻。
老大嗤笑一声,“拔河?那是什么?能吃吗?”
晏辰拿出手机,调出拔河比赛的视频,“诺,就是这个,需要大家一起用力,方向一致才能胜利。”
三个儿子凑过去,眼睛瞪得溜圆。
“这小方块里怎么有人?”
“他们在抢什么?一根绳子?”
“看着好傻。”
农夫也看得直皱眉,“这……和砍柴过日子有什么关系?”
阿楚噎了一下,“就是个比喻,意思是团结协作很重要。”
老二突然拍手,“我知道了,爹是想让我们一起干活,这样他就能歇着了。”
老三点头,“有道理,肯定是这个意思。”
农夫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晕过去。
晏辰扶额,“得,越描越黑。”
阿楚叹了口气,“看来剧情的惯性不是那么好改的。”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一个穿着华丽服饰的人骑着马经过,看到农夫家的麦田,勒住了马。
“这麦子长得不错啊,多少钱一斤?”那人喊道。
老大眼睛一亮,立刻冲过去,“我家的麦子最好,便宜卖给你,只要你别跟我两个弟弟说。”
老二和老三也不甘示弱,纷纷围上去。
“我家的更便宜!”
“我给你送货上门!”
三人吵作一团,差点动起手来。
农夫看着眼前的景象,长长地叹了口气,转身回了屋。
阿楚看着这一幕,“你看,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他们果然因为利益起了冲突。”
晏辰点头,“不过,刚才那个买麦子的,剧情里好像没有吧?”
阿楚愣了一下,“好像是哦,难道是我们带来的蝴蝶效应?”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好奇。
也许,这个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喧闹的集市上,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阿楚和晏辰穿梭在人群中,看着周围古朴的建筑和穿着长袍的人们,有种穿越回古代的错觉。
“根据刚才看到的赫尔墨斯雕像,这里应该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世界。”晏辰指着不远处一家店铺门口的雕像说。
阿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就是传说中想知道自己值多少钱的神使?有点小期待呢。”
两人走到那家雕像店门口,店主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正忙着给一尊宙斯的雕像上色。
“老板,这宙斯雕像多少钱?”阿楚装作顾客问道。
店主头也不抬,“一个银元。”
晏辰在一旁小声说:“剧情开始了,赫尔墨斯快来了。”
话音刚落,一个穿着普通,但眼神中带着几分傲慢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他先是看了看宙斯的雕像,问道:“这雕像多少钱?”
店主懒洋洋地说:“一个银元。”
年轻人又走到赫拉的雕像前,“这个呢?”
“两个银元。”
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屑,最后走到赫尔墨斯的雕像前,装作不经意地问:“这个呢?”
阿楚和晏辰在一旁屏住呼吸,等着店主的回答。
店主瞥了一眼,“如果你买了那两个,这个就白送你。”
年轻人的脸瞬间涨红,转身就走。
阿楚和晏辰在他身后捂着嘴,差点笑出声。
“经典!太经典了!”阿楚激动地说。
晏辰点头,“果然和故事里一模一样,赫尔墨斯的虚荣心被狠狠打击了。”
年轻人走后,店主看着他的背影,撇了撇嘴,“这小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还想打听赫尔墨斯的价格,真是自不量力。”
阿楚好奇地问:“老板,您为什么把赫尔墨斯的雕像白送啊?”
店主放下画笔,“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赫尔墨斯虽然是神使,但他经常小偷小摸,名声可不太好。”
晏辰愣了一下,“还有这回事?故事里没说啊。”
店主得意地说:“这都是我们圈内人知道的秘密,他还经常帮宙斯传递一些见不得人的消息呢。”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原来,赫尔墨斯还有这样的一面。
“那宙斯和赫拉呢?”阿楚继续问道。
店主压低声音,“宙斯虽然是众神之王,但他特别花心,经常下凡找美女,赫拉为了报复,也做了不少过分的事。”
阿楚和晏辰听得目瞪口呆。
原来这些神话人物,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完美。
“看来我们知道了一个大秘密啊。”晏辰低声说。
阿楚点头,“是啊,事情果然没那么简单。”
就在这时,刚才那个年轻人又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侍卫。
“就是他们,刚才在嘲笑我。”年轻人指着阿楚和晏辰说。
侍卫立刻上前,“你们两个,跟我们走一趟。”
阿楚和晏辰都懵了。
“我们没嘲笑你啊。”阿楚急忙说。
年轻人冷哼一声,“我都看见了,你们在我身后偷笑。”
晏辰皱眉,“我们只是觉得店主的话很有趣,和你没关系。”
侍卫可不管这些,上来就要抓他们。
阿楚急中生智,大喊一声:“S!”
侍卫们都愣住了,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年轻人也是一脸懵逼,“你说什么?”
趁他们愣神的功夫,晏辰拉着阿楚就跑。
“快跑!”
两人在集市上狂奔,身后传来侍卫的喊声。
“这赫尔墨斯也太小心眼了吧,不就是笑了一下吗?”阿楚一边跑一边说。
晏辰喘着气,“谁让他是神呢,肯定没受过这种委屈。”
两人拐进一条小巷,躲在一个垃圾桶后面。
侍卫们在巷口张望了一下,没发现他们,就离开了。
阿楚拍着胸口,“吓死我了,差点就被抓了。”
晏辰揉了揉她的头发,“没事了,我们安全了。”
阿楚撒娇道:“都怪你,非要来看什么赫尔墨斯。”
晏辰无奈地说:“明明是你自己也想看的。”
两人正闹着,突然听到巷子里传来一阵呜咽声。
他们循声望去,看到一只受伤的小狗蜷缩在角落里。
阿楚立刻跑过去,“好可怜的小狗。”
她从背包里拿出急救包,小心翼翼地给小狗包扎伤口。
晏辰在一旁看着,“看来我们虽然没改变主要剧情,但还是影响了一些小事情。”
阿楚抬头,“你是说,这只小狗是因为我们才出现在这里的?”
晏辰点头,“有可能,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到来,产生了一些蝴蝶效应。”
小狗包扎好后,舔了舔阿楚的手,摇了摇尾巴。
阿楚笑了,“真可爱。”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了店主的声音,“你们在这里啊,刚才真是吓死我了。”
店主手里拿着一个包裹,“这是我给你们的一点补偿,快离开这里吧,赫尔墨斯肯定还会找你们麻烦的。”
阿楚接过包裹,“谢谢您,老板。”
店主摆摆手,“不客气,你们是好人,不像某些神,心胸太狭隘了。”
说完,他就匆匆离开了。
阿楚和晏辰打开包裹,里面是两个小巧的赫尔墨斯雕像。
两人相视一笑。
“这礼物还真特别。”阿楚说。
晏辰点头,“我们还是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
两人带着小狗,离开了集市。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离开后,赫尔墨斯站在远处的屋顶上,看着他们的背影,眼神复杂。
一间布置精美的玩具店里,各种玩具琳琅满目。
阿楚和晏辰站在一个玻璃柜前,看着里面一个少了一条腿的锡兵。
“《坚定的锡兵》,安徒生的经典之作,这个锡兵真是太执着了。”阿楚感叹道。
晏辰点头,“是啊,对那个纸做的芭蕾舞女一见钟情,历经磨难也不离不弃。”
锡兵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眼神坚定地望着对面的芭蕾舞女。
芭蕾舞女穿着粉色的裙子,单脚站在一个花瓣上,姿态优美。
“快看,她在对他笑呢。”阿楚指着芭蕾舞女说。
晏辰仔细一看,“还真是,看来他们是两情相悦啊。”
就在这时,一个小男孩走进了玩具店,一眼就看中了那个锡兵。
“老板,我要买这个锡兵。”小男孩指着锡兵说。
老板笑着说:“好眼光,这可是我们店里最特别的锡兵。”
小男孩付了钱,拿着锡兵高高兴兴地走了。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剧情开始了,我们跟上去看看。”
他们跟着小男孩来到他的家,小男孩把锡兵放在窗台上。
锡兵依然坚定地望着前方,仿佛在寻找芭蕾舞女的身影。
小男孩的妹妹看到锡兵,好奇地拿起来玩。
她不小心把锡兵掉进了火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