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34(1 / 2)
阿楚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站在一座青瓦灰墙的寺庙前,檐角的铜铃在风里叮当作响。
晏辰正低头检查他那个塞得满满当当的登山包,拉链上挂着的迷你太阳能充电宝还在微微发亮。
“晏辰,你看那匾额,”阿楚拽了拽他的袖子,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清凉寺’,这不是《三个和尚》里的场景吗?”
晏辰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他拉开背包侧袋,掏出一瓶冰镇可乐,“咔嚓”一声拧开。
寺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穿着灰色僧袍的小和尚探出头来,看见他们俩,眼睛瞪得溜圆。
“你们是何人?”小和尚双手合十,语气里满是警惕。
阿楚刚想开口,晏辰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用口型说“经典角色”。
阿楚立刻心领神会,换上一副乖巧的表情。
“我们是路过的旅人,想讨碗水喝。”
小和尚犹豫了一下,还是侧身让他们进来。
寺庙不大,院子里杂草丛生,一口古井孤零零地立在角落,井绳上积了层薄灰。
“看吧,”晏辰压低声音对阿楚说,“果然是没水喝的前奏,这卫生条件,放在现代能评上‘最差寺庙’了。”
阿楚“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赶紧捂住嘴。
这时,从偏殿走出一个高个子和尚,看见小和尚带了外人进来,眉头皱了起来。
“慧明,这两位是?”
小和尚连忙解释:“悟能师兄,他们是来讨水喝的。”
阿楚眼睛一亮,凑到晏辰耳边:“悟能?这名字……是在暗示什么吗?”
晏辰耸耸肩:“也许只是巧合,不过这寺庙的水资源管理,确实该引入KpI考核了。”
高个子和尚——悟能,上下打量了阿楚和晏辰一番,语气冷淡:“寺里没水了。”
阿楚故作惊讶:“怎么会没水呢?那边不是有口井吗?”
悟能哼了一声:“井是有,可没人愿意去挑。”
话音刚落,后殿又走出一个中年和尚,手里拿着一串佛珠,慢悠悠地说:“一人挑水喝,两人抬水喝,三人……就只能渴着了。”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名场面来了”的激动。
这想必就是寺庙里的第三位和尚,悟净了。
“三位师父,”晏辰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人生导师”的模样,“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了,团队合作懂不懂?分工明确,效率才高啊。”
悟能挑眉:“团队合作?分工?那是什么法术?”
阿楚差点笑出声,连忙补充:“不是法术,是方法。比如,你们可以轮班挑水,或者一起修条引水渠,用杠杆原理……”
她越说越兴奋,甚至掏出手机想搜个杠杆原理的示意图。
当然,手机在这里没有信号,屏幕漆黑一片。
悟净捻着佛珠,慢悠悠地说:“小姑娘说的,老衲听不懂。”
“简单来说,”晏辰总结道,“就是不能指望别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句话似乎触动了三个和尚,他们都陷入了沉默。
阿楚以为他们被说动了,得意地冲晏辰眨眨眼。
没承想,悟能突然开口:“你们两个,来路不明,说的话也奇奇怪怪,莫不是来捣乱的?”
悟明也附和:“师兄说得对,我看他们像是山下那些说要‘盘活资产’,结果把土地都卖了的商人。”
悟净叹了口气:“寺庙本是清净地,看来是留不住你们了。”
阿楚傻眼了,她明明是来帮忙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怎么就成捣乱的了?
晏辰拉了拉她的手,小声说:“看来咱们这‘现代管理理念’,在这儿水土不服啊。”
“可是,”阿楚不甘心,“他们这样下去,迟早会出问题的,万一着火了怎么办?”
她这话倒是提醒了三个和尚,三人脸上都露出一丝担忧。
去年冬天,寺里就差点因为烛火引发火灾,幸好发现得早。
“要不,”晏辰见机行事,“我们帮你们挑一次水?顺便给你们演示一下什么叫‘协同效应’?”
三个和尚互相看了看,最终悟净点了点头:“也好,就让你们试试。”
晏辰从背包里掏出两根登山杖,递给阿楚一根。
“走,阿楚,让他们见识一下现代登山运动员的体力。”
阿楚接过登山杖,做了个“加油”的手势:“Let's go!”
三个和尚面面相觑,显然没听懂那句英文。
晏辰笑着解释:“她说‘出发’。”
两人来到井边,晏辰熟练地放下水桶,打了满满一桶水。
“你一桶,我一桶?”晏辰问。
阿楚摇摇头:“太没创意了,咱们来个‘双人抬水’,让他们看看什么叫默契。”
于是,在三个和尚惊奇的目光中,阿楚和晏辰用登山杖当扁担,轻松地抬着一桶水往厨房走去。
“看到没?”阿楚边走边对身后的和尚们说,“两个人也可以很轻松的,关键是方法!”
悟能若有所思:“他们这方法,好像比我们的扁担好用。”
悟明也说:“是啊,那两根棍子看起来很结实。”
悟净捻着佛珠,眼神深邃:“这世间的道理,果然不止一种。”
等阿楚和晏辰把水倒进缸里,转身准备再去挑时,却发现三个和尚不见了。
“咦,人呢?”阿楚疑惑道。
晏辰指了指偏殿的方向:“估计是去开会讨论新的‘挑水方案’了。”
两人正说着,就听见偏殿传来争吵声。
“我觉得应该用他们那种棍子!”是悟能的声音。
“可我们没有那种棍子啊!”悟明反驳。
“可以去山下买!”
“谁去买?谁出钱?”
“……”
阿楚无奈地摇摇头:“看来,核心问题不是工具,是人啊。”
晏辰搂住她的肩膀:“别感慨了,咱们这算是‘越描越黑’的初级阶段吧?”
“什么意思?”
“你看,我们本来是想劝他们合作,结果他们现在开始争论谁去买工具了。”
阿楚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样。
“那怎么办?”她有点泄气。
“还能怎么办?”晏辰从背包里掏出两罐八宝粥,“先解决咱们自己的温饱问题,剩下的,交给剧情惯性。”
就在这时,寺庙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一个村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不好了!山下着火了,火势要蔓延到山上了!”
三个和尚一听,顿时慌了神。
“什么?着火了?”
“我们的寺庙!”
“快!快找水灭火啊!”
可是,缸里只有阿楚和晏辰刚才挑的那一点水,根本不够。
悟能急得团团转:“都怪我们!平时不存水!”
悟明也哭丧着脸:“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悟净倒是还算镇定:“别慌,我们还有井。”
他转向阿楚和晏辰:“两位小友,刚才看你们挑水很有力气,能不能再帮帮我们?”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剧情高潮来了”。
“当然可以!”晏辰爽快地答应。
“不过,”阿楚补充道,“光靠我们几个不行,得所有人一起上!”
她转向村民:“老乡,你快去叫更多人来,越多越好!”
村民点点头,又飞奔下山。
阿楚对三个和尚说:“你们也别闲着,悟能师父,你力气大,负责打水。”
“悟明师父,你年轻灵活,负责把水传到山下。”
“悟净师父,您经验丰富,负责指挥大家。”
三个和尚被她这一套“分工方案”说得一愣一愣的,但情况紧急,也顾不上多想,立刻行动起来。
晏辰则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大号的防水布和几根绳子:“我们来做个简易的输水带。”
阿楚眼睛一亮:“好主意!”
两人手忙脚乱地把防水布铺开,用绳子固定在屋檐上,一端对着井口,一端伸向山下。
“这样一来,水就能顺着布流下去了!”阿楚解释道。
悟净看着他们的操作,喃喃自语:“真是奇思妙想。”
很快,村民们都赶来了。
在阿楚和晏辰的指挥下,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打水,有人往防水布上倒水,有人在山下用树枝扑火。
三个和尚也彻底抛弃了之前的隔阂,悟能一桶接一桶地打水,悟明在防水布旁帮忙疏导水流,悟净则在山下指挥村民们避开火势最猛的地方。
经过一番奋战,火势终于被控制住了。
大家都累得瘫坐在地上,互相看着对方狼狈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悟能抹了把脸上的灰:“以前总觉得,多一个人就多一份麻烦。”
悟明喘着气:“现在才知道,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悟净点点头:“是啊,众人拾柴火焰高,这话果然没错。”
他看向阿楚和晏辰:“今日多亏了两位小友,不然这寺庙,恐怕真的保不住了。”
阿楚摆摆手:“不用谢,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
晏辰补充道:“其实,关键还是靠你们自己。如果你们一直不合作,就算我们想出再多办法也没用。”
三个和尚若有所思。
这时,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阿楚突然感觉一阵眩晕。
“晏辰,我好像……”
晏辰扶住她:“我知道,我们该走了。”
他对三个和尚抱了抱拳:“后会有期。”
三个和尚连忙起身相送,却发现眼前的两个人影越来越淡,最后消失在了晨光中。
“他们……他们是仙人吗?”悟明喃喃道。
悟能摇摇头:“不像,倒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智者。”
悟净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微微一笑:“不管是什么,他们教会了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
他转身看向寺庙,又看了看山下的村民:“从今天起,这寺庙的水,不仅要够我们喝,也要能帮到山下的百姓。”
悟能和悟明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也许,经典的剧情难以改变,但一些细微的变化,已经在悄然发生。
阿楚感觉脚下一软,差点摔倒。
晏辰及时扶住她,低头一看,发现他们站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玉米地前。
“这是……”阿楚揉了揉眼睛。
“看起来像是玉米地。”晏辰观察着四周,“你看那边,有个小猴子正在掰玉米。”
阿楚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只棕色的小猴子,正踮着脚掰下一个玉米,夹在腋下,又去掰另一个。
“《猴子掰玉米》!”阿楚恍然大悟,“我们穿越到这个故事里了!”
晏辰点点头:“看来是。不过,这只猴子看起来有点眼熟啊。”
阿楚仔细一看,也觉得奇怪:“是有点,好像……在哪里见过?”
正说着,那只小猴子掰下一个更大的玉米,随手就把腋下的小玉米扔了。
“经典动作来了!”阿楚小声对晏辰说,“接下来它该去摘桃子了。”
话音未落,小猴子果然放下玉米,蹦蹦跳跳地往不远处的桃林跑去。
“走走走,跟上!”阿楚拉着晏辰的手,兴奋地追了上去。
两人刚跑到桃林边,就看见小猴子已经摘了一个大桃子,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刚才掰的玉米早就被它扔在了地上。
“你看你看,”阿楚戳了戳晏辰,“和故事里一模一样!”
晏辰却皱着眉:“不对,你有没有觉得,这只猴子的动作有点……僵硬?”
阿楚仔细一看,还真有点:“好像是哦,它摘桃子的时候,左手一直背着,好像在藏什么东西。”
两人正嘀咕着,小猴子吃完桃子,又看见了一片西瓜地,于是又兴高采烈地跑了过去,摘下一个大西瓜抱在怀里。
“果然,下一个是西瓜。”阿楚说。
“然后,它会看见一只兔子,”晏辰接话,“然后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正如他们所说,小猴子抱着西瓜走了没几步,就看见一只兔子从旁边的草丛里窜了出来。
它眼睛一亮,立刻把西瓜扔了,拔腿就去追兔子。
兔子跑得飞快,小猴子追了半天,也没追上,最后累得瘫坐在地上,看着兔子消失在树林里,懊恼地抓了抓耳朵。
“唉,真是白忙一场。”阿楚感慨道。
晏辰却没说话,他盯着小猴子刚才扔西瓜的地方,若有所思。
“怎么了?”阿楚问。
“你不觉得奇怪吗?”晏辰说,“这只猴子看起来不像是真的笨,倒像是……故意的。”
“故意的?”阿楚不解,“故意什么?”
“故意扔掉那些东西。”晏辰指着地上的玉米、桃子核、西瓜皮,“你看,它扔的位置都很奇怪,玉米扔在桃林边,桃子核扔在西瓜地边,西瓜皮又扔在兔子跑过的路上。”
阿楚仔细一看,还真是这样。
“这有什么意义吗?”
“不知道,但肯定不简单。”晏辰说,“我们跟着它看看。”
小猴子休息了一会儿,又站起来,漫无目的地往前走。
阿楚和晏辰悄悄跟在后面。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小猴子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里。
它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钻进了一个隐蔽的山洞。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也小心翼翼地跟了过去,躲在山洞外的灌木丛里往里看。
只见山洞里,竟然还有几只小猴子,正眼巴巴地等着。
“妈妈,你回来啦!”小猴子们看见大猴子,都高兴地围了上来。
大猴子——也就是刚才那只“掰玉米”的猴子,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孩子们,看我带什么回来了。”
它从背上的布袋里(原来它刚才左手一直背着布袋)掏出了……一个完好无损的玉米,几个新鲜的桃子,还有一小块用树叶包着的西瓜肉。
小猴子们立刻欢呼起来。
“哇!是玉米!”
“还有桃子!”
“我最喜欢吃西瓜了!”
大猴子笑着把食物分给小猴子们,自己则坐在一旁,看着它们吃,脸上满是慈爱。
阿楚和晏辰都惊呆了。
“原来……”阿楚喃喃道,“它不是笨,是把最好的都藏起来了,带回来给孩子们。”
“那些扔在地上的,”晏辰恍然大悟,“要么是快坏了的玉米,要么是吃剩的桃子核,要么是没熟的西瓜。”
“还有那只兔子,”阿楚接话,“它根本不是想追兔子,是想引开什么东西吧?”
就在这时,山洞外传来了脚步声。
一个猎人模样的人,拿着弓箭,骂骂咧咧地走了过来。
“该死的猴子,又来偷东西!”猎人说,“刚才明明看见它往这边跑了,怎么不见了?”
他四处张望了一下,看到了地上的西瓜皮,又骂了一句:“肯定是躲起来了!等我找到它,非扒了它的皮不可!”
他在附近搜了半天,也没找到山洞,最后悻悻地走了。
山洞里的猴子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直到猎人走远了,才松了口气。
大猴子摸了摸一只小猴子的头:“别怕,妈妈把他引开了。”
小猴子们点点头,又继续吃起了东西。
阿楚和晏辰这才明白,原来这只猴子不仅不笨,还非常聪明和勇敢。
它知道森林里有猎人,所以故意装作愚蠢的样子,把猎人引开,同时还能偷偷带回食物给孩子们。
“我们以前都错怪它了。”阿楚小声说,语气里满是愧疚。
“是啊,”晏辰叹了口气,“只看表面,永远不知道真相。”
他们悄悄离开了山洞,不想打扰猴子们。
“看来,这个故事也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阿楚说。
“嗯,”晏辰点点头,“很多时候,‘愚蠢’的背后,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深情和智慧。”
两人正说着,突然感觉脚下的地面在晃动。
“怎么回事?”阿楚有点慌。
晏辰扶着她:“别慌,可能是……我们要去下一个地方了。”
晃动越来越剧烈,阿楚紧紧抓住晏辰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