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 第363章 全民热潮

第363章 全民热潮(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建国的故事在当晚的地方新闻里播了出来。镜头里,他那双布满裂痕的手掌粗糙得像老树皮,每一道沟壑里都藏着岁月的风霜与劳作的印记。三枚带着斑驳锈迹的勋章被他轻轻摩挲着,金属的光泽在灯光下忽明忽暗,那是他年轻时保家卫国的见证。最后,镜头定格在堤坝工地上——暮色四合,老人正和一群年轻志愿者一起搬水泥,佝偻的背影像面饱经风霜却依旧挺立的旗帜,在渐浓的夜色里倔强地挺着,仿佛要与这片土地上的灾难较劲到底。

住在市区老旧居民楼里的张大姐正织着毛衣,目光不经意扫过电视屏幕,当看到李建国搬水泥的身影时,手里的毛线团“啪”地一声甩在沙发上。“他爸,别瞅你那破报纸了,赶紧把咱家那辆小货车开出来检查检查,明儿跟我去库区送水泥!”丈夫刚想嘟囔几句“家里生意咋办”,她已经翻箱倒柜找出压在箱底的红背心,那是十年前参加社区抗洪时发的,领口“志愿者”三个字被汗水浸得发白,边角也磨出了毛边,却在灯光下透着股滚烫的劲儿。隔壁单元的王大爷戴着老花镜,趴在茶几上一笔一划地写捐赠信,信纸边缘被他画了歪歪扭扭的堤坝,铅笔线条里满是焦急,落款处“一名老党员”五个字写得格外用力,墨迹几乎要透到纸的背面。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通往库区的公路就像被唤醒的巨龙,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车。开早餐店的陈师傅凌晨三点就起了床,把早餐车直接开到工地门口,铁锅滋滋作响,金黄的锅贴冒着热气,香气混着湿润的水泥味飘得老远,他挥着油腻的围裙朝工地上喊:“免费!所有干活的兄弟都来吃,管饱!不够我再回去做!”满载水泥的货车一辆接着一辆驶来,车身上的标语看得人心里发烫——“退伍老兵支援队”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个体户志愿者”的横幅在风里招展,甚至有辆掉了漆的电动三轮车,后斗堆着鼓鼓囊囊的沙袋,车把上绑着张纸条,字迹带着孩子气的认真:“我爸说当年水库救过他的命,这是俺家攒的两千块,买了沙袋送来,不够我再去借。”

最引人注目的是辆黑色轿车,稳稳停在指挥部门口时,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抱着个纸箱快步下来。“我是青河水泥厂的负责人,”他掀开纸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捐赠协议,纸页间还夹着张手写的清单,“李大爷的事我们全厂子都看见了,厂里决定捐赠一千吨水泥,另外……”他顿了顿,从西装内袋掏出枚银色徽章,指腹轻轻擦过上面的纹路,“我父亲也是退伍军人,昨晚看了新闻没睡着,让我把这枚‘卫国戍边纪念章’交给李大爷,就说老兵的心意,咱企业懂,也接得住。”

工地中央的空地上,捐赠物资堆成了小山。志愿者们戴着红袖章登记物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突然听见人群里有人喊:“李大爷来了!”只见李建国被几个年轻人小心翼翼地簇拥着走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名单——那是昨晚他打着手电筒,挨家挨户敲开老战友家门跑出来的“库区老兵联络表”,上面歪歪扭扭写着37个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画了个对勾,最小的62岁,最年长的85岁,此刻正拄着拐杖、坐着轮椅,从各个角落往工地赶,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像在打鼓,敲得人心头发颤。

“同志们,”李建国踩着水泥袋站得笔直,手里的喇叭发出刺啦刺啦的电流声,却盖不住他声音里的激动,“咱青河人啥时候怕过天灾?当年洪水冲垮了堤坝,冲不垮咱老百姓的心!”他指向远处正在浇筑的坝体,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声里,不知谁先跟着喊了声“加油”,接着就有人起了号子,“一二、一二”的节奏混着机器声,在空旷的工地上荡开。退休的老教师举着块黑板站在一旁,用粉笔写下“万众一心”四个大字,粉笔沫簌簌往下掉,旁边围着帮他扶黑板的小学生,红领巾在风里飘着,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把四个字映得格外鲜亮。

午后的太阳像个火球,晒得人头皮发晕,李建国蹲在物资堆旁,看着志愿者们把“李建国捐赠水泥”的红牌子插在最显眼的位置,脸一下子红了,忙摆手:“别插我的名,要插就插‘青河人’!”远处传来汽车鸣笛声,又一队挂着“兄弟县区支援”横幅的车队驶来,带头的卡车上,年轻司机探出头喊:“大爷,我们那儿的老百姓说,十年前青河人帮过我们抗雪灾,现在换我们来帮你们!物资不够吱声,我们再拉!”

暮色降临时,工地亮起了探照灯,光柱刺破夜空,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李建国坐在新砌的坝基上,指尖摸着手里的纪念章——那是水泥厂负责人刚刚送给他的,和他自己的三枚勋章放在一起,轻轻一碰,就发出清脆的响,像在唱歌。远处,不知谁起了个头,《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在工地上响起,先是几个人低声哼,然后变成几百人合唱,歌声穿过潮湿的空气,飘向渐亮的星空,把星星都震得眨起了眼。

这一晚,青河库区的夜空格外璀璨,星星比往常密了好几倍。李建国看着眼前忙碌的人群,有人在卸物资,有人在搅拌混凝土,还有人在给彼此擦汗,突然想起老班长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的话:“建国啊,老百姓啊,才是咱军人心里最沉的勋章。”此刻,他看着工地上攒动的人影,看着堆积如山的捐赠物资,看着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衣衫,突然觉得,比起胸前的军功章,眼前这无数双攥着铁锹、扛着沙袋、递着水的手,才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勋章,闪着比星星还亮的光。

雨又开始下了,细细的雨丝落在坝基上,溅起小小的水花,却浇不灭工地上的热火朝天。有人撑起了伞,有人干脆淋着雨干得更起劲儿。李建国站起来,把四枚勋章小心地揣进内袋,贴在心口的位置,转身走进雨里——他知道,这场全民参与的重建,从来不是他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千万个“李建国”,用热血、用信念、用最朴素的善意,在洪灾过后的土地上,重新筑起了一座比钢筋水泥更坚固的堤坝。那是人心的堤坝,是用守望相助砌成的墙,是永不垮塌的家国情怀,在雨夜里闪着温暖的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