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 第364章 物资调配难题

第364章 物资调配难题(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暴雨过后的堤坝重建工地像被顽童揉皱又踩过的图纸,浑浊的泥浆混合着没脚的积水在地面蜿蜒成不规则的河,临时搭建的蓝色物资棚被穿堂风灌得吱呀作响,几根歪斜的钢管撑着塑料布,边角在风中疯狂拍打,发出哗啦啦的急响。当第一辆满载捐赠水泥的卡车碾过泥泞驶入时,王建军正蹲在地上用根断树枝在积水里画着物资分布图,裤腿卷到膝盖,露出的小腿上沾着深浅不一的泥点,胶鞋上糊着半干的泥巴,每动一下都能听见泥块剥落的细碎声响。

“王工,又来三车螺纹钢,卸哪儿?” 司机师傅探出头的瞬间,带着河沟潮气的风卷着他的问话灌进物资棚,掀得棚顶的塑料布猛地鼓起。王建军抬头望去,只见车队尾部的车灯在渐沉的暮色里连成一条晃动的光带,橙黄的光晕透过雨雾晕染开来——这已经是今天第十批捐赠物资了。从成吨的水泥、捆扎整齐的钢材到成卷的铁丝、厚实的防水布,甚至还有附近村民扛来的自家竹筐、编好的草绳,此刻全堆在临时用石灰划分的“露天仓库”里,像座杂乱无章的小山,把原本开阔的空地挤得满满当当。

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指尖蹭过眉骨时带出一道黑黄的泥印。作为重建指挥部物资管理小组的组长,干了二十年工程的他,从没见过这么复杂的调配场面:左边码着企业捐赠的高强度螺纹钢,标签上的参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右边堆着村民凑来的编织袋,有的还印着去年化肥的商标;中间缝隙里竟塞着不知哪户人家送来的旧木板,边缘还留着烧火熏黑的痕迹。“先卸到三号区域,按直径分堆!20毫米以上的放里侧!” 他扯着嗓子喊,声音在搅拌机的轰鸣声、卡车的鸣笛声里显得有些单薄,不得不又重复了一遍才被司机听清。

手机在裤兜震动,震得大腿发麻。打开屏幕,施工段长的消息带着惊叹号跳出来:“王工,左岸坝体浇筑缺C30混凝土,搅拌站等着水泥呢!再不送来,支好的模板都要被泡烂了!” 王建军心里一紧,混凝土初凝时间就那么几个小时,耽误了可不是小事。他转身冲进物资棚翻找登记本,塑料布门帘被带起的风掀起,拍在他后背上噼啪作响。泛黄的纸页上,捐赠水泥的批次、标号、数量记得密密麻麻,红笔蓝笔交错着标注,此刻却像团乱码般难以分辨——三天前那场突来的暴雨太急太猛,不仅泡坏了部分露天堆放的物资,更让原本按部就班的调配计划彻底乱了套,有些登记好的物资找不到,没登记的却源源不断送来。

“老李,把省建集团捐的42.5级水泥找出来,优先给左岸搅拌站!” 他踢开脚边翻倒的工具箱,扳手钳子滚了一地。身后突然传来木箱倒塌的声响,“哗啦”一声惊得他回头——几个志愿者正手忙脚乱地扶稳倾斜的木箱,里面滚出的不是钢筋水泥,竟是满满一箱千纸鹤,五颜六色的翅膀在昏暗的光线下轻轻颤动。那是附近小学孩子们叠的,每只翅膀上都用彩笔写着歪歪扭扭的“堤坝加油”,有只粉色的千纸鹤上还画了个笑脸,被雨水洇得有些模糊。王建军突然想起昨天路过临时安置点,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踮着脚塞给他一颗水果糖,透明糖纸在阳光下闪着光,她说:“叔叔,这个给你,修坝累了就甜一甜。” 此刻那点甜味仿佛还留在舌尖,让他紧绷的神经松了半分。

对讲机突然“滋滋”响起,尖锐的电流声打断了他的思绪。“王工,市慈善总会的物资车在村口低洼处卡住了,拉的全是捐的防洪沙袋,车轱辘陷进泥里了,要不要协调挖掘机去拖?” 调度员的声音带着焦急。他捏了捏发胀的眉心,盯着窗外越来越浓的夜色,雨点又开始稀疏地落下,砸在棚顶发出嗒嗒声。突然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捐赠物资种类太杂,规格参差不齐,有的水泥标号不适合坝体浇筑,有的铁丝粗细不符合安全标准;而施工段的需求又千头万绪,左岸要钢筋,右岸缺防水布,指挥部还急着要铁锹锄头——单靠手工登记和口头调度,迟早要出大乱子,要么是急需的送不到,要么是不合适的堆成山。

蹲在物资棚角落,他掏出磨破页角的笔记本,借着手机电筒的光画起简易数据库草图:左边列捐赠方、物资类型、规格、数量、入库时间、存放区域,右边对应施工段需求端口、急需程度、适配标准——要是能把这些信息实时同步,谁要什么、有什么能用,一眼就能看清,就能避免重复调配和物资积压了。可工地上连台像样的办公电脑都没有,唯一的旧笔记本还是从指挥部借来的,更别说开发什么系统了。正犯难时,戴眼镜的大学生志愿者小陈抱着一摞表格钻进来,眼镜片上沾着泥点,他把表格往桌上一放:“王哥,我看你愁得不行,通宵用Excel做了个物资台账,分了sheet表,带筛选和函数功能,输入需求就能跳出匹配的物资,要不要试试?”

笔记本电脑的蓝光映在两人沾满泥巴的手上,小陈指尖飞快敲击键盘,屏幕上的表格一行行填充,原本杂乱的信息渐渐在分类栏里归位:捐赠方列着“青河水泥厂”“退伍老兵队”“阳光小学”,物资类型栏清晰区分着“建材”“工具”“慰问品”,备注里还标着“适合坝体浇筑”“仅用于临时搭建”。当第一份按施工段需求自动生成的调配清单从便携式打印机里吐出来时,王建军看见表格最下方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向所有为家园努力的人致敬——小陈”。窗外传来推土机的轰鸣,远处的堤坝轮廓在探照灯下越来越清晰,而物资棚里,属于重建的另一场“战役”——这场与混乱较劲、与时间赛跑的物资调配战,正因为无数人的用心,渐渐露出有序的模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