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临危受命(2 / 2)
苍天哪!
有那么一刻,她真想任着自己恸哭出声!
可是她知道,不能,自己不能,那么多双眼睛在看着她,那么多的事,等待着她去处理。
单延仁一身重孝,跪在地上,对身边的一切充耳不闻,即使知道殷玉瑶来了,还是无动于衷。
他的双手放在膝上,指甲深深地扣入掌心,一股难言的悲愤在胸膛里冲突来去,像是一把锯子,拉磨出无数鲜血淋漓的伤……
葛新死得蹊跷。
这是所有人共同的认知。
更蹊跷的是,任凭刑部的人跑断了腿,也查不出这桩祸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殷玉瑶下诏,封葛新为贤安侯,大礼安葬,下殡日圣驾亲临,文武百官举哀相送。
一位堪称社稷良臣的干吏,就这样去了,但刚刚启端的新政,却不能因此而停废。
葬礼结束第二日,殷玉瑶将单延仁传进了明泰殿。
仅仅只是几日功夫,这位年轻士子却仿佛突然间变了个人,昔时外露的锋芒全然收尽,眉宇之间,透着隐隐的沧桑。
是痛苦吧,是熬磨人心的痛苦,是信仰被粉碎的刻骨苍寒。
“延仁,”殷玉瑶启唇,嗓音中带着不尽的悲伤,“朕知道,贤安侯的辞世,让你分外难过,但朕不希望,你因此而消磨斗志,国家正值多事之秋,你应当继承贤安侯的遗志,将他未尽之事业进行到底——”
“微臣——愿听皇上差遣。”
殷玉瑶屏住了呼吸,深深地看着这数历磨难的男子——她等的,便是这句话,可是打心眼儿里说,她并不想把他推到那个位置上——要培养一个可用的人材,着实不容易。
“皇上,”慢慢地,单延仁屈膝跪倒,“请下旨吧。”
他的嗓音很轻,却透着深深的坚凝。
“朕,将命你迁任吏部尚书一职,你可愿意?”
虽然,这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可真真听殷玉瑶说出口,单延仁仍是禁不住心潮澎湃——曾经,他无限渴望能权柄部堂,将满腔才华用以经世济民,却万万料不到,是在这样的情景之下!
这条道路,浸染着他老师的鲜血,这条道路,暗伏着无穷的刀光剑影,他,能安然地走过去吗?
“微臣……遵旨!”
带着一种从容就义般的悲壮,单延仁叩头应承。
殷玉瑶看着他,眸中缓缓地落下泪来,猛然转身对着屏风,颤抖着嗓音道:“你……去吧。”
一片湮寂之中,殷玉瑶伸手死死地摁住桌角,银牙紧咬,那些曾经的画面浮出心头——舟中论政,殿内呈策,那男子一腔为国为民之心,满怀悲悯天下之情,不料想,却是如斯悲凉的结局。
是谁?
对着眼前黑洞洞的暗色,她禁不住在心中痛苦地嘶喊道——到底是谁,欲一步一步将她苦心经营的一切摧毁?
新政伊始,刚刚上任的百官之首,便横遭惨祸,往后的一切,要如何继续下去?
“来人!”
“皇上有何吩咐?”
“传禁军统领殷玉恒。”
有宫女入内,点燃烛火,少时,殷玉恒迈着沉稳的步伐,进入殿中。
拭去腮边泪水,殷玉瑶擡头看他:“葛新身遭意外的事,调查得如何了?”
“启禀皇上,尚无结果。”
“你说,这事是人为,还是意外?”
“……”殷玉恒没有回答,而是一脸沉默。
“朕想令你,抽调一部分禁军,保护朝中一些要员。”
“皇上,”殷玉恒擡头,“这事,不能由禁军来做。”
“你的意思是——?”
“若皇上放心,请将此事交给末将,末将以性命担保,今后浩京城中,再不会出现类似之事!”
见他说得铿锵,殷玉瑶稍稍放下心来,长长叹了口气:“你做事,我自然放心——”
凝目注视着他,殷玉瑶终是忍不住,柔声叮嘱了一句:“你自个儿也要小心,怕是这宫里宫外,有不少人的眼睛,都盯着你。”
“末将……知道了。”一股暖意从心底泛起,迅速在殷玉恒的身体里扩散开来——他似乎又看到许多年前那个瑶姐姐,清澈眼眸中总是含着温煦的笑意,即使数九寒天的严冰,也能化开。
“皇上,切毋过于忧心。”情不自禁地,殷玉恒踏前一步,眸中带上丝热切,“不管遇到什么烦难,玉恒,会永远站在皇上身边。”
永远吗?
是永远吗?
定定对上他的眸子,殷玉瑶笑了。
那笑意打心底里漾出来,在她脸上开出明媚的花朵。
玉恒,虽然我不能明着告诉你,但是你的这句承诺,实与整个天下,有着同等的重量。
没有人会比你更清楚,现在的我有多么痛苦多么寂寞多么脆弱……
我从来不愿看见任何悲剧在眼前发生,然而它们却总是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即使我掌握了最高的权力,即使我坐拥四海,即使我有心用光明泽备天下苍生,可是仍有太多看不见的阴暗,蜇伏在暗处,某些时候如毒蛇般跳蹿出来,狠狠地咬你一口,让你实在防不胜防。
我不知道,在这样险象环生的境况里,我所期待的泰平,我所期待的锦世良安,能不能到来。
我只能用自己整颗心去期待着,用我的整个生命去经营,同我的丈夫一样,为了这片丰沃的土地,不惜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玉恒,这样的心境,你可明白?
男子也静静地看着她,心中澎湃着无尽的话语——我明白的,瑶姐姐,我都明白,正因为明白,所以无论遭遇了什么,我都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守护着你,也守护着你们共同的那个梦——
天下泰平,不仅是你们一生的宏愿,也是我的,更是天下成千上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