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各自坚守(2 / 2)
很好。
这正是她不惜重金砸出来的效果。
陈媛媛喜欢在西北吹风沙?
那就让她吹个够。
她唐雪华,要在最耀眼的地方,用最无可争议的成功,把那次失手连同陈媛媛这个人,一起碾碎在脚下。
书店革委会的张主任推门进来,脸上堆着笑,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恭维。
这位女作家可是市里宣传部点名要树的新典型,他不敢怠慢。
“雪华同志,时间差不多了。”
“好。”唐雪华最后看了一眼镜中无可挑剔的自己,伸手拿起桌上那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
崭新的封面上是印着西北军区特战营的剪影,下方一行遒劲的美术字书名。
她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推门走了出去。
一踏入书店主厅,那扑面而来的声浪让她脚步微微一顿,心中浮动出一丝暗喜。
书店里挤满了人,队伍从主席台前一直蜿蜒到门口,大多是穿着工装或军绿、蓝布衣服的年轻人,脸上洋溢着朴素的热情。
主席台布置得简单而郑重:一张铺着红布的桌子,后面书店的墙上贴着大幅宣传画。
桌子上方,拉起一条红色的横幅:“热烈祝贺唐雪华同志新书首发!”
张主任拿起话筒,声音洪亮:“革命的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我们优秀的作家,文艺新星唐雪华同志的新作首发仪式!
这本书,由我们海市最大的出版社社长王老亲自作序,热情讴歌了……”
“……
唐雪华在掌声中走上台。
她露出得体的微笑,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热切的脸。
她看到了人群里夹杂着几位穿着四个口袋干部服的人,那是市里宣传部和文化馆的同志,他们的到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肯定。
她的心更加安定,这次新书一定会大卖。
她会名利双手,陈媛媛就喝西北风去吧。
想到这儿,她的笑容又加深了几分。
唐雪华清了清嗓子,声音清亮,带着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激昂:“革命的战友们!新书的诞生,不是我个人的成绩,是伟大的时代赋予我的使命!
它记录了在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西北军区改天换地的豪情,记录了战士们赤诚的爱国情怀……”
她的发言,字正腔圆,引用了最新的社论精神,句句扣着时代的主旋律。
台下响起一阵阵配合的掌声。
讲话结束,签售正式开始。
人群立刻涌动起来,队伍向前挪动。
唐雪华端坐在铺着红布的桌子后面,拿起一支崭新的英雄牌钢笔。
这是她自己带来的,笔尖在阳光下闪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第一个上来的是一位扎着羊角辫、脸蛋红扑扑的女工,她把崭新的书捧到唐雪华面前,声音因激动而发颤。
“唐…唐老师!俺特别崇拜您!您在书里写的那个刻苦训练的战士,特别像俺弟弟,他做事就是这样刻苦认真的。”
唐雪华对她点头微笑,在扉页上流畅地写下:“赠:革命的战友,共同奋斗!唐雪华。一九七四年、深秋。”
字迹娟秀有力。
“谢谢唐老师!”女工如获至宝,紧紧抱着书挤了出去。
下一个是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男青年,看打扮像是机关干部。
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点探讨的意味:“雪华同志,您书中关于军队改革的方案,我觉得非常优秀,很有现实指导意义……”
唐雪华应对得体,既解答了疑问,又巧妙地将话题引回对当前大好形势的赞美。
男青年满意地点头离开。
一个又一个读者上前,或激动,或崇敬,或带着问题。
唐雪华熟练地签着名,说着场面话,脸上始终挂着无可挑剔的微笑。
手腕开始有些发酸,但看着桌角那堆已经签售出去、码得整整齐齐的书山,望着依然望不到头的队伍,一种巨大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稳赢了!
在这个最中心的舞台,用最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和影响力,她会稳稳地压过了那个远在风沙里的陈媛媛!
陪同唐雪华一起来海市的温志国,心情愉悦地望着小山似的新书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减少。
雪华确实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