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各自坚守(1 / 2)
但他浑然不觉,就那么直挺挺地站着,胸膛剧烈起伏,嘴唇紧紧抿着,死死盯着台上的陈媛媛。
眼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泛红,然后,两颗硕大的、滚烫的泪珠,毫无征兆地挣脱了眼眶的束缚。
顺着他年轻粗糙、布满风沙痕迹的脸颊,重重地砸落在他洗得发白的军装前襟上,洇开两团深色的湿痕。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战士猛地站起!
文书小赵摘下眼镜,胡乱用袖子擦着镜片,可那泪水却越擦越多。
“哑爷”死死低着头,宽阔的肩膀剧烈地耸动着,压抑的呜咽声从喉咙深处挤出来。
李丰益仰着脸,任由泪水在脸上肆意横流,目光却亮得像燃烧的炭火。
没有口令,没有指挥。
沉默的起立如同无声的浪潮,瞬间席卷了整个礼堂。
一张张年轻的、饱经风霜的脸庞上,泪水混着汗水和尘土,肆无忌惮地流淌。
没有嚎啕,只有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哽咽。
那不是悲伤的泪水,是滚烫的岩浆找到了喷薄的出口,是坚冰被烈阳融化,是心底最深处、被精准点燃的共鸣与骄傲!
老班长张铁柱,缓缓地、缓缓地从角落那个最不起眼的位置站了起来。
他的动作很慢,带着一种磐石移动的沉重感。
他没有看任何人,布满深刻皱纹的脸庞如同沟壑纵横的戈壁大地,刻满了岁月的风霜和无声的坚韧。
浑浊的泪水,在他深陷的眼窝里积蓄,最终,也溢出了眼角,顺着他古铜色的、刀刻般的脸颊,蜿蜒而下,流进他紧抿的、线条刚硬的嘴角。
他抬起那只布满冻疮和老茧的大手,没有去擦泪,而是极其缓慢地,抬至额角。
对着台上那个同样泪流满面、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女孩,对着她面前那本沾满风沙的采访本,对着这简陋营房里无声站立。
泪流满面地敬了一个最标准的、最庄重的军礼!
这个动作,像一道无声的指令。
瞬间,礼堂里所有挺立的身影,所有流淌着热泪的面庞,所有起伏的胸膛,齐刷刷地抬起了手臂!
没有激昂的口号,没有震天的掌声。
只有这沉默的、用泪水和钢铁铸成的军礼,如同西北戈壁亘古的风声,在简陋的营房里轰然回响。
这无声的沉默,比世间任何喝彩都更嘹亮。
……
深秋已至,海市的风已带了锋利的刃,刮过灰扑扑的街巷,卷起地上零星的枯叶。
海市最大的新华书店却比往常更热闹几分,空气里弥漫着油墨特有的、略微刺鼻的清香和人群聚集的微热气息。
人们目光热切地投向书店外临时搭起的小小主席台——唐雪华新书首发签售现场。
唐雪华站在书店后间窄小的休息室里。
此刻,她穿着一件崭新的、料子挺括的深蓝色“的确良”女式外套,领口翻出里面衬衣雪白的领子,一丝不苟。
头发精心梳成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垂在肩头。
空气里弥漫着昂贵化妆品清洌的香气和一丝紧绷的期待。
唐雪华扫一眼镜子,里面的人影精致、时髦、庄重、无可挑剔。
可就在这完美的表象之下,某个角落却像被针尖刺了一下,尖锐地疼。
几个月前那场总政治部发起的“风采大赛”西北军区的名额被陈媛媛夺走,并摘得全国一等奖的桂冠,像一根尖利的刺,深深扎在她心底。
她永远忘不了,聚光灯下,陈媛媛身着绶带,笑容满面地接受领导的颁奖,像潮水一般向她涌去的祝贺和赞美。
她是那样光彩照人,洋洋得意。
台下那些士兵们眼中闪动的光,唐雪华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心头那根刺又往里钻了几分。
凭什么?
她唐雪华的作品,字斟句酌,结构精巧,歌颂的是他们的爱国情怀,是最崇高的精神!
却输给了陈媛媛那些沾着泥巴、带着风沙气的“土坷垃”?
这一次,新书首发,她选在了海市,这个全国最繁华的地方。
听说陈媛媛那个蠢货一头扎进那片荒凉的西北戈壁,搞什么“深入报道”。
唐雪华嘴角抿出一丝冷峭的弧度。
就让她在风沙里打滚吧。
她要在这最光鲜的舞台上,用无可置疑的销量和影响力,把那份不甘和耻辱,彻彻底底地洗刷干净。
助理小杨探进头来,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唐老师,外面……简直疯了!好多杂志社和报社的记者都来了,等待买书的人群都快把新华书店挤爆了。”
唐雪华的目光向窗外扫了一眼,看着书店外接踵摩肩的人群,嘴角那抹完美的笑意加深了些许,带上了掌控全局的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