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佛道辩法3(1 / 2)
崔志方上台之后,巴思珈这一次倒是没有用无上咒力或是精神威压,只是用最纯粹的佛法学识,驳倒了崔志方,逼得他哑口无言,不得不认输。
第二个上来的是申志凡,被巴思珈以“天地亦有坏时,道从何来?”的庞大逻辑碾压,同样只能含恨而退。
第三个是,李守宁,虽然一连接下了巴思珈数次诘问,但当巴思珈质问为何道家《无上大乘要诀经》中“火宅”的故事,与《妙法莲华经》里的相关故事相似时。
他就因而前人抄袭佛门之作弄的荒唐事,被搞的不知如何回答,最后被巴思珈乘胜追击,最终输掉了辩论。
夕阳已然沉沦大半,血色将天空与大地连接成一片混沌的幕布。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佛门还是道门,都只剩下了一人。
名义上的国师金轮法王虽然因为修炼【龙象般若功】没有参加辩法,但只有十八岁的巴思珈,却扛起了佛门大旗,将全真教逼到了绝境。
佛门声势重振,密咒念诵之声如同海啸。道门方阵鸦雀无声,只余下一片绝望的死寂,几位输掉的道门全真,脸色灰败如经坛之石。
贵由的嘴角终于弯起一丝真正愉悦的笑意,仿佛结局已定。拔都、蒙哥、忽必烈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道门阵中仅存的那最后一席,那位正在帮尹志平调息的全真掌教,清玄真人鹿清笃。
此刻尹志平气息已然平复,鹿清笃收回贴在其后背的双手,对一众同门微微一笑,缓缓从蒲团上站起,动作平稳而踏实。
整了整拔都特地为自己准备的,那一身做工精细价值不菲的紫色道袍,鹿清笃难得的戴上了一顶金质的莲花冠,这才不紧不慢地,一步步走向那辩经高台。
每一步落下,都像是踩在经坛下无数观者紧绷的心弦上,这位全真掌教的大名无人不知,再加上台上已经有了一个比他更为年轻的存在,所以也无人因为鹿清笃年纪轻,就小觑于他。
汗位之上,贵由鼻孔里哼了一声,满是不耐烦,对于这个所谓的全真掌教全无一点好感。
巴思珈看着鹿清笃,双手合十,运用上佛门金刚狮子吼,说道:“清玄真人,小僧这厢有礼了。”
鹿清笃微微躬身,拱手,行了一个极其标准的道门稽首礼,开口声音平平,不扬不抑,却暗含先天元炁,如一把利剑,穿透了弥漫的法号咒音。
“贫道鹿清笃,见过巴思珈大师。”
二人彼此姿态恭谨的无可挑剔,而且他们两位都是当今天下的绝顶高手,虽然话语间都用上了内力,彼此较劲,但是劲力只针对对方,没有一丝外泄,常人看来还以为只是寻常说话呢。
相互见礼之后,鹿清笃脸上那份温和恭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目光变得极其沉静,好似万丈深渊,却又锐利得让人无法直视。
“敢问大师,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即一切有形无形、生灭流转。然则,尔佛门金身佛像、寺庙殿宇、这七宝庄严之佛冠法衣、密宗无上威猛坛城金刚像,此种种‘庄严相’、‘威猛相’,岂非皆属‘诸行’、‘诸法’之一?
既属无常、无我,瞬息流转,又何以被尔等视作永恒不坏之凭依?
汝佛门,执此变幻泡影,为庄严威猛不破之表征,非自欺欺人?非执着颠倒根本?”
鹿清笃此话,等于是指着佛门的鼻子骂他们借修寺塑像之举,是借机敛财。
就差直接骂他们这些光头,非释迦太子门徒,而是披着袈裟的魔子魔孙了。
一时间经坛上下,死一般的寂静骤然降临,针落可闻。
巴思珈脸上和煦的笑容,陡然抽动了一下,有些事实,是无法反驳的。
鹿清笃的话,像一把无形之剑,狠狠斩在了某些佛门败类的遮羞布上。
巴思珈也知道佛门之中的确有不少败类,甚至鹿清笃说的都轻了,有些大寺的所谓高僧,包括他的某些师兄……
(没错,我就是说的释某信!)
唉……
心中悲叹,但僧人自身罪恶,与佛门教义无关,作为佛门代表,他巴思珈必须继续战斗。
想通了这些,少年半阖的眼眸霍然大睁,浑身上下劲力勃发。
鹿清笃对此毫不在乎,只是挺胸昂首,同样散发出了无形无质,却清晰无比地内力,与巴思珈身上骤然鼓荡而起的磅礴内力对撞!